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正商量 提案摘编 议政瞬间

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潮白河的鸟儿又回来了

——住津全国政协委员乡村振兴考察记

2022年08月19日 19:2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天津8月19日电(记者 张原)“看亮点、强信心、聚共识、促发展”。8月8日至11日,天津市政协组织住津全国政协委员深入宝坻区、蓟州区集中考察乡村振兴情况。几天来,委员们走企业、进乡村,看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成果,实地感受生态文明建设新变化。

委员们在调研中欣喜地看到,美丽的潮白河畔,绿树成荫,水质明显改善,鸟儿飞回来了,鱼类品种更加丰富,宝坻区和蓟州区大力建设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丽庭院,打造兴业之乡、宜居之乡、文明之乡、幸福之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建引领 能人带路 规划先行

天津市落实“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重点目标,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88元,同比增长3.4%,成绩喜人。而过去曾一贫如洗的蓟州区小穿芳峪村的目标是人均6万,集体收入600万。如何挖掘潜力,委员们关心关注。

“是村里9名党员邀请我回家乡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必须回来。”村党支部书记毅然放下自己在外区创办的企业回到家乡,带领村民把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现在一到节假日,这里特色鲜明的民宿十分抢手。

天津市政协主席盛茂林与委员们走村入户,边看边问边总结。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关键有个好支书。我们这次考察的许多乡村之所以发展得好,就在于村党支部坚强有力,在于有一批‘能干的好人’带领村民致富。”委员们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展中,要广泛联系农村党员干部、志愿者、乡贤等能人,发扬“河挖三尺,地长一寸”的精神,带领村民振兴产业、增加收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考察中,委员们感受最深的是,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建设项目展现出的勃勃生机。曾经是劣五类水质的潮白河,经过多年的改善治理,如今带动周边鱼米之乡发展,驰名中外的小站稻年年丰收,小站稻全产业链正在加快创建,水清地肥,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得到提升,农作物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速了这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宝坻区借京津冀协同发展东风,食品加工、乡宿民宿给群众带来越来越好的收益,大家真正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考察中,委员们关注点大多放在富裕村、明星村如何打造“潜力股”上,这些村都在探索具有直辖市特点的乡村振兴模式。

盛茂林说,“手中没把米,唤鸡都不灵”。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多途径增加集体经济收益,开辟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很关键。

“乡宿建设中要更加注重人性化规划和管理。”罗家均委员提出,文旅产业要加强服务的“黏性”,让消费市场火起来、持续火下去。

“细节决定成败。”孙太利委员建议,要守正创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关系。

农村面貌、农民生活的改善让委员们振奋,促进共同富裕,增强农村“造血”功能,政协委员的调研建言永远在路上。

编辑:王亦凡

关键词:乡村 白河 委员们 农村 发展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