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正商量 提案摘编 议政瞬间

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当“安乐村”的故事渐行渐远,“平安喜乐”渐行渐近了

——上海闵行区政协“守护安乐”主题摄影展背后的故事

2022年08月29日 20:1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上海8月29日电(记者 顾意亮)8月26日上午,由上海市闵行区政协主办的“守护安乐”主题摄影展暨《那个春天》《安乐日报》发布座谈会在“上海市书香政协建设实践基地”慧音蓝屋举行。

“像安乐村这样的抗疫故事,正在渐渐离开我们,越走越远。但是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故事、流淌过的汗水、呼喊过的渴望、荡涤过的情感,他们不容忘却也难以忘却……”说到这里,区政协主席祝学军小小停顿了一下。

“我们每一次回味、感慨,都是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感悟,对群众感情的珍视,对求真精神的淬炼,这也是我们发布《那个春天》《安乐日报》和举办本次摄影展的初衷……”言至此,祝学军又停顿了一下。

短短100多字屡屡“停顿”,无论是以政协主席的身份还是祝学军的讲话风格而言,这都是往日里不寻常的。不寻常的致辞背后,是不寻常的2022年的上海春天。

颛桥镇安乐村是典型的“城中村”,人口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成为闵行区首批“拔钉子”重点村。4月初,祝学军带领区政协委员、机关干部等迅速集结一支抗疫突击队,进驻安乐村,在抗疫第一线坚守53个日夜直至最后胜利,期间留下了珍贵的“驻村日记”。区政协抗疫突击队还编发了村级小报《安乐日报》,发布在48个村户微信群里,用于公开疫情防控信息、回答村民关心的问题。

“今天终于看见‘活’的超人了!”活动主持人区政协常委王海波口中的“超人”,也就是《日报》里的志愿者武大超,以一人之力守护一厂。“疫情最早我是比较恐慌、无助的,做了志愿者后,我反而无惧、无畏了。” 4月6日,村里同意武大超当志愿者。当天晚上,他就把所在厂区里100多人的信息,登记好、建了群。然后每天给所有人送抗原检测试剂,把村里为来沪务工提供的一日三餐送到每一家。

“日报”的不少照片,出自陶志军委员之手。作为区文旅局群文干部,他志愿参加政协抗疫突击队,一边奋战一边报道,拍下了1万多张照片“守护安乐”。在摄影展现场,他说:“回味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重压下依然勃发的生机和希望。”

在“大上海保卫战”中,广大闵行政协委员闻令而动、挺身而出,义无反顾,迎难而上,在“大白”“团长”“快递小哥”等多种角色中转换,当好各界群众的“贴心人”“发言人”,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硬核力量”,《那个春天》忠实记录了他们事迹。

其中,就有一个“红军来了”的故事。

“红军,有没有人员一起进村?包括你10个人。”

“没问题”!接到区政协秘书长要求组建抗疫突击队的电话,朱红军委员当即通知他所在单位的办公室主任,按他划定的公司员工名单,通知员工立刻收拾行李进村!

让颛桥镇党委副书记何凡惊喜的是,“红军”还带来一辆宝贵的运载卡车、若干电瓶车。朱红军说:“我的队伍是有经验的,在村里电瓶车比轿车好使”。他把村委的工作比作公司管理、把志愿者团队为群众做实事比作项目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我觉得要知道他们的诉求是什么、目前什么状态,并建立协商沟通的‘桥梁’。”说着说着,委员身上的“政协范儿”就自然流露了。

听了朱红军们的故事,市政协界别和地区工作委员会主任于秀芬感慨:“通过安乐村这个抗疫‘小切口’,让我们看见了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志愿精神,也看见了闵行精神和政协精神。”

在“大上海保卫战”期间,闵行区政协以颛桥镇协商于民工作站为抓手,呈现了人民政协服务基层的实效。用委员们的话来说:“我们守护安乐,不但守护她的过去和现在,更守护她的将来和希望。”安乐村的春天才刚刚开始,以消除防疫风险隐患为契机,安乐村全面加速城中村改造,籍紧邻“大零号湾”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发挥“大零号湾”溢出效应,全面对接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整体建设。

用中共闵行区委领导们的话来说:“《安乐日报》和《那个春天》记住了艰难、执着、努力和胜利,也将进一步推动安乐村、闵行区的未来发展”“大家苦干实干的精神和富有执行力和创造力的工作,是闵行更加自信从容的最大保证,闵行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编辑:王亦凡

关键词:渐行 故事 安乐 区政 政协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