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以规范提质效 以制度创品牌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政协推进“协商面对面”平台向基层延伸
“一场协商活动,为我们打开了发展的思路,也给我们注入了信心和动力。”近日,在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张大庄镇政协委员联络室内,一场关于“如何借助特色镇建设,做大做强本地企业”的协商座谈会议,正在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开展得热烈而融洽。
近年来,宁津县政协将在乡镇、村(社区)深化“协商面对面”平台建设作为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工作抓手,坚持做好向下延伸发力的文章,借助探索建立的“乡镇(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室+委员活动室、委员工作室、政协社区工作联络站+政协联络员”为主体、自上而下延伸的“三级网格化”履职平台,将政协协商深入到一线、深入到群众中间。
明确协商内容是有效协商的前提,在选题思路上,坚持“少而精”、避免“大而全”,以“小切口”反映“大视野”,通过党委“定题”、政府“交题”、政协“选题”、群众“出题”四种渠道,开门广泛征题,形成备选题库,县政协每年备选议题至少16项,各乡镇联络室每年备选议题至少3项。
围绕协商什么、谁来协商、如何协商等关键和核心问题,在总结实践做法、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政协宁津县委员会搭建“协商面对面”平台工作规程(试行)》,在县政协和乡镇(开发区、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室两个层面上,进行了程序性规范。并创新建立以“商题、上会、行文、搭台、报告、跟踪”为重点的“六闭合”机制,创新提出提前策划筹备、主动请示汇报、确定参加人员、集中视察调研、个别走访座谈、外出取经学习、面对面交流座谈“七步工作法”。制度引领行动,近年来,先后开展的30余项协商课题,21篇报告得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批。
坚持将推进制度化与工作常态化相融合,立足“开门是基层、出门见群众”的优势,按照德州市政协“三室一站”建设工作部署,进一步拓展“协商面对面”平台在乡镇(街道)层面的运用。今年各乡镇(街道)联络室的协商议题均经县政协党组会、主席会研究通过,共计36项,其中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展的协商,取得的工作成效得到人民政协报、联合日报、山东政协公众平台等媒体宣传报道。(高秀萍 王瑞超)
编辑:朱建华
关键词:协商 规范 制度 政协 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