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张合成: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科研先行
人民政协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高志民)在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和永续未来前沿技术促进中心共同承办的2022年(首届)中国食物与营养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指出,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科研先行,一要强化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研究,二要加强从耕地到国土空间拓展的科技创新,三要加强非农业资源的拓展创新,四要加强食物品种生产方式的创新。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在《以大食物观引领食物与营养发展》主题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耕地种粮,推进非粮食作物生产向非耕地国土空间加快转移;要以创新为支撑,强化农业产业技术配套;要以协调为原则,构建粮经饲、种养加、农牧渔协调发展的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要以绿色为前提,发挥资源环境承载力基础作用;要以开放为手段,灵活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贸易;要以共享为目标,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保障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可持续的食物系统》主题报告中提出了对中国食物系统转型的建议:一是基于营养和健康来规划食物生产,生产更多营养健康的食物;二是从全产业链观点转变食物系统,为减少1/3温室气体排放做贡献;三是食物系统要具有包容性, 妇女、小农等脆弱人群必须要从中获益;四是食物系统要有韧性,要吸取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教训;五是在政府领导下实现社会共治,从政策、技术、制度和个人行为四个方面入手。
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发布了《2022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智库报告。报告以大食物观为指导,通过梳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食物与营养变化趋势,研判发展过程中食物与营养领域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建议,旨在为全面准确把握和践行大食物观提供参考。
论坛以“推动营养导向 践行大食物观”为主题,围绕更好践行大食物观,推动食物、营养与健康事业发展进行了研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教授、永续未来前沿技术促进中心薛岩理事长分别就《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解读、新型(蛋白)食物资源进展及发展前景做了主题报告。
禾丰食品董事长金卫东、中粮研究院有限公司动物营养中心主任张晓琳、圣迪乐村生态股份食品有限公司产品技术总监齐莎日娜、伊利集团成人营养研究中心总监冯昊天、四川王家渡食品公司总经理李鹏、联鲲集团副总裁张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评估三室主任宋雁、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分别以“从动物饲料到人类食品”“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强化猪肉研究”“营养强化技术蛋品特色与推广”“基于人群营养与健康需求的乳品创新”“预制菜研发与消费”“水产食品发展趋势及机遇与挑战”“新食品原料申报流程及相关法规要求”“食物营养科普与消费引导”为题作了专题报告。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国食品工业发酵研究院副院长段盛林、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永续未来前沿技术促进中心监事徐畅、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郝昭琳、达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饮料研发部部长孟海鹏、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食品产业副总裁王继鹏,围绕慢病营养干预食品研发、消费者的营养健康需求、农业食品如何进行低碳转型、减盐减油减糖及营养强化食品研发、植物基食品创新、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等方面展开研讨,探寻新型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路径。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食物 营养 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