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2年第五期
走进乡村看小康——记政协委员画家威海行
观众兴致勃勃地观看“进乡村-看小康—政协委员画家作品邀请展”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古称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是中国第15个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诞生的第1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画家们参观东泓炮台、甲午海战博物馆
画家们饶有兴致地寻访上埠头村
8月19日,由政协威海市委员会主办,威海市政协书画联谊会、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威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威海市美术馆、威海市油画研究院协办的“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进乡村 看小康—政协委员画家作品邀请展”在威海市美术馆开幕。本次活动邀请了10位国内知名政协委员画家及威海市政协书画联谊会19位画家,共展出作品110余幅。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视角,描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努力,表达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情感,彰显出画家们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全国政协委员林阳、威海市政协主席高旭光共同启动了开幕式。
张载句-2022年-林 阳
江峡泛舟 68×136cm-2022年-郑山麓
威海市政协副主席彭霞在致辞中说,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隆重举办此次邀请展,旨在用丹青妙笔描绘伟大时代,讲述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光辉历程,讴歌感人事迹与无私奉献精神,展示辉煌硕果,凝聚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精神力量。
鸣 秋 68×136cm-2022年-郭 峰
晌 午 136×68cm-2022年- 陈危冰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关键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威海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立足新发展阶段,大力推进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绿色化、治理现代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展现出美丽生动的现实画卷。
故乡的海系列之二 90×90cm-2021年- 安 立
“走进乡村看小康”采风活动是本次画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沿着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画家们进入了荣成地界。三面环海的荣成,似一颗明珠镶嵌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被蜿蜒曲折的海岸线簇拥环抱。独特的风物和迷人的景致,带给画家们无限惊喜。香海钻石沙滩浴场、蜿蜒漫长的海岸线和洁白柔软的钻石沙滩完美契合;近千亩黑松林天然氧吧,让画家们体验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持续与完善,大家迫不及待地拿出相机、手机,锁定眼前“水清滩净、渔鸥翔聚、人海和谐”的美好景象。
夏树苍翠之二(油画) 100×80cm-2021年-于向志
烟墩角是典型的胶东渔村,海草房冬暖夏凉,百年不腐,是独一无二的特色民居,也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厚厚的屋顶,取材于海草;粗砺的乱石墙,取材于山石;土生土长的房,是捕鱼人营造的家。房顶和烟囱,以明暗变幻的色彩谱写着高低起伏的曲调。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油画《滨海渔村》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海带女系列之二(油画) 60×100cm-2021年- 吴晓林
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烟墩角村完美地抓住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将闲置的海草房修缮翻新成民宿,利用“蓝色大海、海草民居、越冬大天鹅、花斑彩石”等独特资源,将小渔村打造成了旅游胜地。特色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推动了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林阳委员感叹道,“第一次来到这个小渔村,印象太深刻了,海草房作为文化遗产,勾起人们的很多回忆,同时也感到这里的文旅产业做得特别好。”在美食小广场上的摊位前,林阳委员与摊主深入交谈,了解其经营和生活情况。画家陈危冰当即拍板,以后会常来这里写生创作,将美丽渔村的新气象呈现在画中。画家郑山麓、耿宏亮都曾在20世纪80年代来过这里,久别重逢,村里的变化太大了,他俩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仔细观察,认真拍照,搜集了大量的表现素材,找到了下一步绘画表现的主题。
渔村日记(油画) 120×120cm-2022年- 于 来
在明清时期,上埠头村曾是一个在荣成县举足轻重的繁华村落,过去在荣成流传着一句俗语“上埠头的客不到不能开席”。至今,该村保留有大量青砖灰瓦砌筑的传统民居,建筑用材考究,雕琢精细,结构坚固,还有各种拴马石、高门楼、青石条等携带历史密码的老物件。在一位老乡的引领下,画家们穿过一条古老的胡同,走进了一个保存相对完好的四合院,感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之美。
老屋印记系列之四(油画) 60×50cm-2022年- 段会壮
让画家们印象深刻的,还有整洁得仿佛刚刚被人清扫过的街道,他们不由赞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到位和老百姓文明的自觉。在街头巷尾,三三两两的老者凑在一起,享受着安逸悠闲的时光。热情好客的大姐送来了刚从菜园里摘下的新鲜蔬菜,和画家们一起分享。安宁的环境,缓慢的节奏,纯朴的民风,让画家们感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上埠头村曾经辉煌的历史和盛衰兴废的往事,也撩拨着画家们的心弦。如何通过艺术活动推动乡村振兴,成为大家热烈探讨的话题。
山水之一 68×34cm-2020年- 邹本虹
海是荣成发展的根、文化的魂。大海锤炼了荣成人的血性阳刚。自有初心永传承,且以深情怀久远。在荣成博物馆,采风团成员学习了从荣成走出去的“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感人事迹后,深受震撼。他们纷纷表示,仿佛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爱国情怀被充分激发。从什么角度去表现对英雄的敬仰、以什么形式去准确表达内心的感动,成为画家们讨论的话题。讨论尚未结束,画家匡伟光、邓天平的脑海中已有了明确的构想。
写 生 136×68cm-2022年- 汉 风
刘公岛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清朝北洋水师的诞生地,是中日甲午海战的主战场,也是千余名民族忠魂埋骨之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梦碎与梦醒。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威海刘公岛,做出“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的重要指示。在东泓炮台、在甲午海战博物馆,画家们重温了久远的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画家们感叹,这次来刘公岛,重新认识了“刘公岛不仅仅是一个岛”的历史内涵。他们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进一步挖掘威海独特的历史资源,担当起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光荣使命,让红色遗址大放光彩,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
荷叶似云香不断 136×68cm-2022年- 王辰光
走遍四海,还是威海!期待与画家们再邀约!更相知!
(作者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油画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张月霞
文章来源:《画界》2022年9月第5期
版面设计:汤炜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