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特别策划>“三同”回头看 百姓微心声

“以前,搲出一碗水就有半碗沙;现在,厕所都用水冲……”

2022年10月16日 22:04 | 作者:王金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原创视频

“欢迎你们再来土峰村看看啊!我们村跟2019年你们过来‘三同’时相比,又有了新变化;那年种下的红梅杏,今年都挂果了,漫山遍野好看得很。”电话那头宁夏同心县土峰村党支部书记虎正云兴奋地说。

1

土峰村之所以叫土峰村,听当地老乡说就得名于村头光秃秃的黄土山。这里地处西海固集中连片贫困区,属于黄土丘陵地带,终年干旱少雨。40年前嫁到土峰村的杨正兰告诉记者,刚到土峰村时连饮水都很困难。“从水窖中搲出一碗水,就有半碗沙。现在,连村上的厕所,都改成水冲的了。”

从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在土峰村派驻扶贫工作队,并由队长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至今,已有4任第一书记投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我们一任接着一任干,现在土峰村生态环境的变化,显而易见。”现任第一书记左占领如是说。

2

的确,从左占领发来的照片,记者看到土峰村的经果林已成“气候”,油葵向阳起舞,玉米、荞麦、西瓜绿浪滚滚……穰穰满家,再不是土峰人梦中才有的场景。

左占领介绍说,仅2019年、2020年两年,土峰村就开垦荒地(山)1430亩,种植红梅杏、李子树、梨树、桃树等生态经济果树林木。“2022年,到经果林观光的游客已达800人次,预计2023年观光旅游将达到1000人次以上,同时出售水果预计将为村集体经济增加3万元左右。”

不仅如此,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土峰村建造的20万立方米、7万立方米两座蓄水池,已经投入使用,解决了1000亩左右土地灌溉用水问题;流转的4300亩土地全部用上节水滴灌设施,主要种植预旺西瓜、油葵、草红花等;全村种植文冠果树8200亩,套种黄花2400亩,提高了村集体收入、挡住了风沙、绿化了村庄、改善了环境……

3

说起这些年治理生态的艰辛,虎正云感触颇深:当年为了绿化,我曾自费买树苗,带着家人上山种树,拖着水车上山浇水,一年种不活多少;后来,有了帮扶政策,村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一起搞绿化,现在山上的树越来越多,村集体的收益也越来越大。

2021年,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专门将一台价值30万元的12吨水罐车捐赠给了土峰村,用于绿化灌溉。左占领说:“最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现在村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有了很大提升,村里的‘三堆(柴堆、草堆、粪堆)’问题得到了根本改善,村民偷牧的情况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村里的耕地利用率大幅提升。”

然而,老问题解决,又出现了新问题。左占领发现近年来,流转土地发展地膜种植,虽然提高了产量却造成了二次污染。在左占领的多方呼吁下,现在地膜回收已由土地种植企业负责到底。“土峰变绿岭的梦想就要在我们这代人努力下变成现实,我们还得撸起袖子加油干!”

记者:王金晶

导播:周  通  赖仁杰

主持:韩  月

拍摄:徐康辉

后期:汪凯 余妍

编辑:王慧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