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把协商平台搭到产业链上去
——四川省崇州市政协探索以“委员工作室”助力产业发展
人民政协网12月11日电 (记者 韩冬 通讯员 胡香君) “应加强对农户的宣传教育,树立起品牌意识、安全意识,严防、严控粮食质量安全风险”“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深入推广,从单一普通粮食作物种植,向功能性、观赏性品种进行优化”……11月23日,四川省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的崇州市政协“天府粮仓”产业园委员工作室内再次热闹了起来——多名市政协委员正围绕如何进一步助力打造“天府好粮”“天府乡游”等课题展开深入交流。
“从今年10月份挂牌以来,我们已开展多次活动,不少意见建议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工作室召集人、市政协委员宋德明介绍,为更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重要指示精神和崇州市委、市政府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中心工作,市政协坚持守正创新,在产业链上搭建协商平台,广泛开展协商,努力形成共识,推动问题解决。该工作室现已联络了22名政协委员常态化开展工作,全力助推崇州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
市政协常委王伶俐是一名90后女大学生。7年来,她每日摸爬于田间地头,从一名种地小白,逐步摸索出了在传统农业基础上运用科学管理、用现代企业管理手段运营农业合作社的新路子。去年,她带领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种植了1195亩农田,小麦和水稻两季粮食总产量超1000吨,实现了277万元的综合性收入,入社农民每亩分红782元,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1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针对崇州市现有烘储设施不足的问题,她建议,规划建设一批公共性烘干、仓储设施,调解、提升全市优质粮油烘储能力。
为助推白头国医特色小镇建设,宋德明委员着重介绍了他潜心15年研究成功的功能型水稻“稳糖米”——有效解决了糖尿病人放心吃普通米饭的难题。五星村也凭借该“稻米”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他的介绍立即引起了吴丹等委员的关注,委员们建议,应充分发挥天府慢城AAAA景区的集聚效应,依托“稳糖米”、道地中药材等特色农林产品,进一步完善五星村公共配套设施,开辟美食专区、夜间消费等场景,以药食同源的理念吸引特定消费人群吃住在崇州、康养在崇州。
如何打造农旅融合的“天府乡游”?王晓宁、杨贤强等委员建议,应集中力量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并利用道地优质农产品及其衍生品包装策划具有崇州特色的“伴手礼”,并依托街子古镇、竹艺公园、五星村等崇州网红地设立特色农产品专区,做可视、可食、可体验、可带走的产业融合闭环,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话题越聊越深,大家的心越聊越近。参加活动的市政协主席彭钚铀高兴地表示,通过3年的“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实践,市政协积极改进协商形式,拓宽协商渠道,将协商平台延伸到镇(街道)、村(社区),让灵活多样的“小微协商”进乡村、进社区、进楼宇、进企业、进学校,广大政协委员聚焦服务党政中心大事、民生幸福实事和社会治理难事,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渠道收集意见,高质量建言献策,有效提高了政协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率。下一步,市政协将进一步完善打造契合实际、有效管用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有事来协商”工作机制,整体优化和拓展协商、监督、参政、为民功能,进一步提高政协工作质量。
编辑: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