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3地方政协全会扫描>实时新闻
政协第九届镇江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
2022年镇江市政协开展协商议事活动340场 帮助解决问题610个人民政协网镇江1月5日电(记者 位林惠 韩月 汪凯 李玉祯)今天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镇江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市中心开幕。镇江市政协主席郭建代表政协镇江市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他表示,2022年,在中共镇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凝聚共识,新一届政协工作实现良好开局,为镇江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把牢正确政治方向。以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覆盖全体委员的经常性学习制度体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开展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进展情况“回头看”,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市县政协工作的部署要求。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热潮。市政协党组及时作出部署安排,党组成员、主席会议成员带头,通过学习研讨、集中宣讲、读书分享等形式,学报告、读原文、悟原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效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产业强市“一号战略”深入协商。市政协九届四次常委会会议,围绕“建设高素质产业大军、推进产业强市”主题协商议政,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出席会议听取意见并提出要求,会议形成建设产业大军“五大工程”建议案,积极推动人才强市战略实施。视察调研重大产业项目,召开主席会议专题协商,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紧扣社会民生期盼积极建言。市政协九届二次常委会会议,围绕“协商议事融入基层治理”主题协商议政,徐曙海市长到会并提出要求,提出的建议转化为18项任务清单,项目化推进落地。紧扣经常性工作提质增效。树立提案、提案办理、提案服务“三个高质量”导向,创新落实“四位一体”提案督办体制机制,信息质量和转化落地水平有了新提升。
三是广泛凝聚共识,画好最大同心圆。以界别聚合力。实施“全员入委”,出台界别活动办法,构建“以界别为基础、以专委会为依托”的委员履职组织体系。以读书铸同心。开展“书香政协、同心筑梦”委员读书活动,突出思想政治引领,明确读书主题、推荐阅读书目,引导委员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以共事促团结。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发挥作用。
四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政协事业与时俱进、提质增效。深化“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健全基层和界别协商议事平台,试点运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网。协助市委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协商议事融入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开展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开展各类协商议事活动340场,1500余人次委员参与,帮助解决问题610个。开展“两聚一推”委员主题履职实践活动。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围绕长江岸线整治、“十年禁渔”等提出意见建议,企业家委员联合发出“投身污染防治攻坚战、争当绿色发展先行者”承诺倡议,展现使命担当、引领社会风尚。拓展政协文化文史工作。推进文史工作“两个转变”,调研推进政协文史馆规划建设,研究文史五年工作方案,编印《拾珠览胜——镇江文史资料精编》,整理“三亲”史料776篇400余万字,有效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
五是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展现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气象。深化“五好党建”。坚持党建与履职深度融合,出台《关于深化镇江市政协系统“五好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统筹推进机关党建与系统党建,努力破解“两张皮”问题。建强“两支队伍”。推动专委会向“专、实、新”发力,制定专委会工作绩效评价办法,加强对口协商,全年专委会、委员小组和界别活动成效明显,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健全制度体系。把制度建设贯穿政协工作始终,紧盯空白领域和薄弱环节,“立改废”各类制度42项。各辖市区政协坚持“全市一盘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全市政协工作的整体效能不断增强。
郭建表示,2023年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持续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中共镇江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和市、区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求真务实、守正创新、争先进位,为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凝心聚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