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3地方政协全会扫描>委员说
河南省政协委员、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理事长王泽民建议: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人民政协网郑州1月13日电(记者 王有强 靳燕)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进河南省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但由于思想认识、产业基础、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原因,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障碍,仍有较多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为此,河南省政协委员、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理事长王泽民在省两会上建议:强化产教融合和政策支持,推进职业教育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扎根职业教育领域多年,王泽民思考深入,在他看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多方因素掣肘。
其一,缺少产教融合的多元模式。现有模式主要是参与组建行业性或区域性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集团,接收实习生,共建实训基地等,而协同创新共享知识产权、独立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高等院校等涉及较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形式较少。
其二,产教融合型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目前看在中间纽带环节也存在变量和难点,校企双向信息发布、对接服务、法律保障等方面尚需更专业的服务配套。
其三,高职院校服务产业系统发展能力有待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跟不上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并未建立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等办学水平和教学条件。
其四,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驱动力不足。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制约因素复杂多样。有些企业认为,与学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会无形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同时企业也难以承受学生实习安全风险,导致校企合作多流于形式,缺乏长期保障与规划。
王泽民表示,亟需强化产教融合和政策支持,推进职业教育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系统规划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走特色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之路,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优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制度设计。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双方的资源、技术、管理、文化全方位融合,围绕生产研发等主要环节,出台具体的制度规范,以明确双方主体的责、权、利。聚焦校企融合的制度堵点,尽快出台产教融合促进条例,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为各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提供政策措施保障。
建立资源对接共享机制,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参与产业合作的能力。学校要瞄准区域产业链上延伸的新兴产业和人才紧缺产业设置专业,以产业群打造专业群。精准调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把产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工作过程、文化等元素融入培养方案,引导职业院校课堂学习知行合一,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高水平的学生资源。
加大产教融合的互动传递机制建设力度。推动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省市县三级产教融合信息系统平台。向校企合作主体提供精准的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服务等功能,并积极与其他省市产教融合信息系统及就业数据系统共享信息。同时,也可推动职业院校、本科院校、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专业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
编辑:贾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