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3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政在协商
激发旅游新动能——湖南省政协委员为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出谋划策
近年来,湖南充分挖掘秀美山水、非遗技艺和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厚重“古色”、炽热“红色”、盎然“绿色”、璀璨“夜色”成为湖南旅游的亮丽色彩。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旅游行业正在迎来一波需求反弹。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引发委员热议。
省政协委员龙咏非从事餐饮酒店行业近26年,亲身经历过旅游业受挫带来的事业低谷。“疫情发生三年来,餐饮酒店行业遭受了巨大冲击,尽管艰难,我们始终没有裁掉一名员工。”如今雨过天晴,她对旅游业的未来充满信心。“益阳市是湖南省重点产竹区,全国著名的楠竹之乡,做好竹旅融合文章大有可为。”龙咏非建议,以竹产业为重点,建成一个竹产业特色小镇;开发一个竹主题公园;推广一条竹生态旅游线路;研发一批竹文创产品。
来自桂东县的90后省政协委员蓝利丽是玲珑茶手工制茶非遗传承人。在担任市县两级政协委员期间,蓝利丽通过委员工作室,积极倾听茶农心声,通过茶叶采摘、管理培训、提高茶叶收购价格等方式,极大提高了当地茶农发展茶叶产业的积极性。她认为,通过茶旅融合发展,可吸纳村民就业、带动茶农增收。同时,她建议将“沙洲-沙田-青竹”精品旅游线路纳入省级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着眼于科技赋能文化旅游产业,省政协委员刘岳建议由省发改委牵头,省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推进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与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领域跨域融合,形成文旅文博、城市管理、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应用场景的拓展对接联动机制,在文化与科技、产业与城市、城市与人的协调融合中,凸显“马栏山”的标杆作用。
“长沙拥有双中心支撑、引领中部的现代化场馆功能优势,具有区位交通优势,形成了1+2+N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优势和创新创意、人气顶流的网红城市魅力。”省政协委员李舜在联组会上建议,支持长沙打造国际会展名城,把会展业纳入全省生产性服务业重点范畴,大力引进、申办国家级国际化机制性会展落户长沙。突出会展项目为抓手,分类开展重点项目培育,支持会展项目市场升级、技术升级、专业升级,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打造更多世界级、国家级名展名会。
“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设有开放性展览,群众可亲身参与木偶和皮影的制作,‘零距离’接触木偶皮影戏。”省政协委员聂世棋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皮影戏和木偶戏等非遗文化。这次会上,她为高质量打造长沙戏剧街建言。
“作为袁家岭中央文化区‘一广场六街区’项目之一的长沙戏剧街尤其突显湖湘特色。”聂世棋建议,对历史文化遗产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将现有的湘剧、京剧表演剧场及湖南戏曲演出中心提质改造,常态化演绎以《刘海砍樵》为龙头的经典剧目。引进湖南中华老字号美食、文创产品、主题民宿、戏剧体验中心等配套设施,将戏剧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实现业态转化,并以常规节会带动消费。(王双 罗慧娟 戴佳艺)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