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3地方政协全会扫描>实时新闻

“微”平台助力“全天候委员”履职

​——辽宁省丹东市政协主席宋立跃谈在线上凝聚共识

2023年01月16日 20:13 | 作者:王金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沈阳1月16日电(记者 王金晶)在2022年辽宁省丹东市发布的首届制度性创新获奖成果名单中,丹东市政协“‘政协+新媒体’建言资政 凝聚共识工作机制”榜上有名。辽宁省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丹东市政协主席宋立跃告诉记者:“丹东市政协积极探索,把创新‘丹东市政协’微信公众号运行机制作为推动政协工作创新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权威、实时、快捷、受众多、成本低等优势,促进新媒体建设工作与政协履职深度融合,服务‘全天候委员’,传播政协声音,展示委员风采,也进一步推动了政协事业创新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116201143

       宋立跃介绍说,一段时间以来,丹东市政协紧密结合政协工作开展新媒体平台建设。“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提案在线》《承诺践诺》等专栏,实现履职工作线上线下互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及时传递委员声音,助力振兴发展大局;通过《我为丹东第一代言》专栏,动员广大政协委员挖掘宣传丹东在全国、全省‘第一’品牌,扩大丹东美誉度和对外影响力;通过《助力乡村振兴》等专栏,创新政协协商方式,与协商部门之间开展融合式调研、零距离协商,有效促进了各项履职工作开展。”

新媒体建设搭建了政协履职的全新平台,也激发了政协委员的履职热情。据统计,新媒体平台搭建以来,丹东市政协共举办线上线下理论宣讲活动100余次,培训委员5000多人次,辐射社会各界群众10余万人次。“丹东市政协”微信公众号2022年全年推送各类新闻消息共2000余条,阅读总量达180余万次,在各地政协官方微信公众号“商靓榜”评比中始终位居全国地市级政协前列。

如何才能将委员履职与新媒体平台绑定到一起,发挥协商作用呢?宋立跃解释说,丹东市政协创新新媒体运行机制,细化管理制度,将微信公众号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题专题研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专班推进、纳入日常考核持续深化的组织领导推动落实机制。市政协搭建多渠道、多样化的微信公众号内容实时更新机制,有效提升大家“全天候”的参与感,营造浓厚的参政议政氛围。“我们开办的栏目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政协特色,其中,由政协各委室根据工作需要承办的重点栏目有16个,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联合开办《助力乡村振兴》《银发智库》《供求点对点》等栏目,较好体现了政协组织大团结大联合的特点。”

宋立跃表示,丹东市政协微信公众号丰富的栏目内容引导助推了政协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对已完成及进展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充实了各栏目载体内容,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超”工作氛围,形成栏目内容与政协工作相互促进、有序推进的良性发展格局。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通过开设《政协讲堂》《政协朗读者》等专栏,举办“书香政协,同心向党”主题诵读活动,面向社区征集作品,市县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头录制朗诵作品参与活动,每天推送一期。通过开办《供求点对点》专栏,动员社会力量解决企业人才短缺和大学生就业问题,为社会推介就业岗位上万个。通过开办《助力乡村振兴》《创城进行时》《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专栏,促进全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宋立跃说:“丹东市政协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提高思想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把握能力,进一步提升丹东市政协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度凝聚共识的能力。正着力把《理论宣传志愿军》《政协讲堂》《政协朗读者》等栏目打造成‘名牌栏目’。继续加强策划栏目,进一步高微信公众号运行质量。坚持履职为民,持续提升服务群众实效,促进形成栏目内容与政协工作相互促进有序推进的良性发展格局。继续落实全员参与承办,促进公众号聚力发展。让‘小公众号’发挥‘大作用’,变‘年委员’为‘全天候委员’,加深信息化时代新媒体应用与政协履职的深度融合。”

编辑:付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