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3月1日电(记者 王泳)虽然是第一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但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李骏虎却是一位履职经历十分丰富的“老委员”。5年前,李骏虎就在担任山西省政协委员期间提出的很多提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李骏虎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是,人走到哪里,调研思考就跟进到哪里。从关注医院门口的垃圾堆,到建设文学强省的思考,再到文旅融合发展的调查,每件优秀提案的出炉,都是对李骏虎践行使命担当的注解。
“对政协委员履职工作,我最大感受是‘以务虚高度务实,以务实精神务虚’,既要有高水平的研究,又要有务实精神,才能满足新时代下的履职工作。”2月16日,李骏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政协委员的建议,既要注重从全局谋大事,又要善于把大事“参细议小”。
今年全国两会,李骏虎将提交题为《关于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华夏文明博物馆的建议》的提案。谈及提交该提案的初衷,李骏虎向记者介绍,2021年10月的济南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号召。2021年10月12日,我国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国家战略。作为黄河晋陕大峡谷主河段的山西,山西省也提出把山西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的战略定位。
自2021年以来,李骏虎连续参加了山西省政协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常委会、省政协文史委组织的专家座谈会,也多次参与专题调研。对此,他深感山西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富集,立足资源优势,定位好黄河文化公园山西段的建设任务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李骏虎认为,黄河流经9个省区入渤海,孕育出河源文化、河湟文化、河套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共同构成绚烂的黄河文化谱系。这个文化谱系应该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根本遵循,而不同省份的建设任务也应该因文化特质的不同而异。
“就山西而言,应该立足黄河文明孕育出的三晋文化和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加强对黄河文化的研究阐释和主题展示。”李骏虎建议,在建设黄河文化公园山西段总体规划布局中,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合理选址建设“华夏文明博物馆”,展示中华文明的源流和伟大,并组建专门的黄河文化研究机构,整合力量,培养专家研究团队,比如在山西省社科院增设黄河文化研究院,深度挖掘山西黄河流域文化资源,讲好黄河故事。
谈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感受,李骏虎表示,更大平台就意味着更大责任。他一定在全国政协这个大平台上,履行好委员职责,体现出更大的责任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山西作家,他将继承山药蛋派的优良传统,坚守现实主义创作理念,打造“新时代文学晋旅”品牌,为人民群众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作家要更多地关心民生、关注时代发展、关注社会问题,要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写出更好的精品力作,讲好山西故事、中国故事,让他们感觉到这个时代的伟大,能够让他们有信心。”李骏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