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向华:进一步推动急救康复医疗资源下沉

2023年02月28日 17:25 | 作者:刘洋 王双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GetAttachment (1)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日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一直是社会各界的热点关注,也是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多年来持续关注和建言的重点问题。

从急救到康复,是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两个关键环节。在担任湖南省政协委员期间,向华就曾围绕现场救护立法、推动急救普及、提升社会公众现场救护水平及基层急救能力,发展康复医疗事业,加快健康湖南建设等提出多件提案。推动通过“互联网+医疗”,打造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信息网络,让急救关口前移;助力建立健全省-市-县-社区四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作为新一届的全国政协委员,能够站上更高的履职平台,代表医卫界别发声,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向华准备继续就基层医疗补短板、疏堵点建言献策。

向华在前期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基层的急救能力和设备普及均有所提升改善,但目前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仍面临急救机制不健全、人员短缺等问题。“很多急诊科甚至没有专用的人,而康复医疗往往涉及体力和功能的锻炼,比如心脏病康复,就是靠不停锻炼来提升心脏的强度,是运动型的康复训练,这是有风险的,如果遇到急性缺血等情况就需要急救。”向华认为,补齐基层急救康复医疗短板的核心,就在于能力建设。

“能力建设第一点,就是基层医疗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向华建议,固定基层急诊科和康复科的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推动人才和技术下沉,让有能力的人能安心干事,留住人才才有未来;第二点则是设备,“现在许多基层康复只能做颈、肩等运动器官的康复,仅限于按一按、捏一捏的康复手段。但最多的康复需求还不在这个范围内,比如老年女性的盆底肌肉松弛问题,除此以外,还有心脏康复、呼吸康复、外科的术后康复、运动医学的康复、脑梗病人的康复等很多康复需求。”向华表示,要通过强化康复医疗设备硬件和人才软件“双管齐下”,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队伍的康复护理水平。

“一‘快’一‘慢’在基层很重要,快,是指基层急救的第一线,要为急救赢得时间和机会;慢,是从上级医院转入基层后,要让患者在家门口接受方便、经济、实惠、安全的治疗。”向华在接受采访时,还提到了一个基层医疗的痛点问题——由于基层医疗能力与水平与上级医院存在差距,导致很多病人从基层向上级医疗机构转送缺少病房和病床,上级医疗机构要转入基层病人也不愿意回去。

“针对医疗机构急救康复的上下流转通道不畅问题,部分地区通过上级医师去社区乡村坐诊的方式寻求解决,但这也是治标不治本。”向华建议,要从国家层面提供政策性的支持,推动急救和康复医疗转上要通畅,转下要流畅;要通过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百姓信得过的家门口的医院。

“白天做康复,晚上回家住。日间康复有利于患者既享受到专业的康复服务,又能居家享受家庭生活。”向华还提出,开放日间康复病房,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规范项目收费,减轻社会、家庭、医保负担,解决社会化住院问题。(刘洋 王双)


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