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诗颖:为竞技体育发展储备更多“好苗子”

2023年03月01日 15:57 | 作者:张文敬 雷蕾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济南3月1日电(记者 张文敬 雷蕾)助跑、抬手、投掷,一枪如电,划破长空……2021年8月6日晚,在日本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中国选手刘诗颖状态神勇,动作一气呵成。她以第一投66米34的成绩一举夺得2020东京奥运会田径比赛女子标枪决赛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奥运史上的首枚标枪金牌,也是亚洲人在奥运会上的首枚标枪金牌。

GetAttachment (4)

标枪是一项对爆发力要求很高的运动,刘诗颖第一投就刷新了自己的赛季最佳成绩。回想起“一枪定乾坤”的夺冠经历,她直言自己赢在心态上。“比赛期间,我的肋间肌有拉伤。”刘诗颖说,没有去想结果,只想“把过程做好。”

近几年来,女子标枪成为中国田径一个可以和世界强队“掰手腕”的项目。每一次手持标枪站在跑道边,刘诗颖都目光坚定,宛如古希腊城墙上的标枪手,将目光投向远方。

从里约奥运会的第23名无缘决赛,到雅加达亚运会摘金;从多哈世锦赛收获银牌,到东京奥运会登上顶峰,这位烟台籍奥运冠军却说,自己并没有特别卓越的体育天赋。“相较于天赋,付出和坚持更重要,这也是我的优点,我可以去尝试各种的苦,去突破各种困难,是付出和坚持,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

“那块金牌的价值不在于是我们谁拿到,而在于,把中国标枪带到一个世界高点上。我希望,以后的中国标枪会被更多的人认可,被更多人知道。”刘诗颖谦虚地说,荣誉是集体的,是国家的。

13岁那年,刘诗颖被选进烟台市牟平区体校,开始了与标枪为伴的训练生涯。“之前没接触过这项运动,第一次拿标枪还拿反了。”刘诗颖笑容中充满自信,“我把标枪拿起来那一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我觉得‘我可以驾驭它’,从此就爱上了标枪。”

“不是每一次投掷都会有突破,但标枪在天空中划过的那条弧线,真的很美!”说起标枪运动,外表沉稳的刘诗颖顿时眉飞色舞,大呼“过瘾”。如若不是真爱,又怎会为“枪”痴狂17载。

“标枪在投掷项目里是最难的,对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受伤的几率也很高,因为它都是反关节的运动,每克服一个技术上的困难,就能投得更远一些、更轻松一些,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十几年与标枪朝夕相伴,也让刘诗颖对这项古老的运动产生了自己的理解。

“正在备战四月份将于四川举行的全国投掷项群赛……”刘诗颖向记者分享了她在封闭期间的训练视频。从大年初二到新委员赴京培训,她在母校——烟台市体育运动学校外训基地已封闭训练了34天。这次进京,作为新委员的刘诗颖打算将自己基于“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储备”方面的新想法、新建议带到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去。

“其实在竞技体育上,很多运动都面临着‘梯队断层’的情况。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希望。青少年运动员梯队的减少,直接关乎未来中国竞技体育综合水平的走向。”在刘诗颖看来,基层招生困难、后备人才不足、选材质量下降等,是眼下竞技体育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体育课在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的同时,还应着重加强对各类体育项目的科普和介绍,让天赋高、爱运动的孩子及时了解并对某类运动项目产生兴趣,从而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能力培养,让好苗子拔节生长。”刘诗颖建议加强中小学时期体育课的“宣传”力度。

编辑:付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