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广州3月2日电(记者 林仪 揭春雁)今年春节期间,新上任的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没有休息,而是利用回到家乡的时间,展开深入调研,节后还通过社交平台及电话等方式请教专家,为撰写提案作准备。
王理宗是广东省政协委员中的“明星”,是建言履职的积极分子。他担任了15年的广东省政协委员,不仅就熟悉的经济领域建言献策,也关注社会民生、法治建设等话题,为精准帮扶、大病救助、解决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难、推进广深两地交通建设等贡献智慧,曾获评广东省政协履职优秀委员。
30余年来,王理宗深耕粤港澳大湾区,时常到各地考察、交流,长期研究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环境。他工作的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深圳市企业联合会在广东范围内服务企业近万家,其中上市公司超300家,行业龙头企业超200家,其中不少是制造业企业,这都为他作为政协委员履职提供了一手信息。
“因为我是高科技产业商会管理者,所以对科技产业非常感兴趣;因为我是社会组织的会长,所以对社会问题很关注;因为我是农村出身,所以对乡村振兴也非常感兴趣。”多年来,王理宗涉足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喜欢跟各个领域的人交朋友,与新老朋友“聊”也是他收集提案线索的方式之一。在他的讲话和提案中,各种经济数据信手拈来,基于线索深入开展调研、掌握精准数据是他的履职习惯。
在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面对更大的责任,他要求自己站位更高远、看问题更全面、调研更深入和精准。他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在提案中给出更精准的数据、更精确的表述,如何提出更有效的建议。”
最近几个月,王理宗走访多个城市,拜访大量企业,感触最深的是很多企业家都信心百倍、斗志昂扬,科技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在“硬科技”方面发力,但仍然有被“卡脖子”的感觉。究其原因,是基础研究不足。
为此,今年王理宗打算向全国政协提交《构建国家实验室开放式体系,提升中国科技战略力量》和《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加快诺奖人才培养》,从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两方面切入,为实现科技强国建言。
“广东是外贸大省,企业如何‘走出去’,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如何做好‘双循环’的工作,都是我所关注的重点。”王理宗认为,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需减弱、产品出口订单下滑等挑战,更需要充分发挥商协会为企业搭建平台、疏通渠道、化解纠纷等方面的作用,帮助企业更高质量地“走出去”。为此,他还提交了《支持商协会“走出去”,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建设》提案,建议支持商协会到国外设立办事处或联络处,支持大型商协会建设全球性行业性信息平台,支持大型商协会在国外主办展览会等。
走上新的更大的履职平台,王理宗信心满满:“全国政协委员既要着眼全国带有普遍意义的事情积极发声,也要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既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献策,也要为老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建言。在全国政协这个平台上积极履职,我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