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王泳)民建山西省委会主委,太原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教授李俊林的人生就像是上下半场的接力赛,上半场在三尺讲台躬耕育桃李,下半场为政协事业奋楫勤履职。
从青葱岁月到知天命之年,李俊林人生的近40个春秋都奉献给了高等教育和科研事业。作为应用数学首席学科带头人,李俊林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以开阔的视野、高远的理想竭尽心力教好每个学生。作为科研工作者,李俊林潜精研思、拓荒辟径,建立了复合材料断裂复变方法,给出了界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理论解析,在复合双材料界面断裂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从区政协、市政协、省政协委员到全国政协委员,李俊林还是一名履职服务10余年的政协“老委员”。近五年来,他专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数字新基建等多个领域,撰写社情民意40余篇,被全国政协、省政协等采纳30多篇。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加快经济绿色转型成为发展方向”,李俊林提到从2017年开始,他瞄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这一课题,持续7年深耕细耘。
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李俊林用35天的时间辗转山西省朔州市、太原市古交市、贵州省息烽县实地调研和走访,爬高塔、下矿井,对工业固废中危害较大的脱硫石膏深入考察,就脱硫石膏的排放积存情况和综合利用的低碳效应进行研究分析,记录了几万字的调研材料。
“参政议政就像搞科学研究,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持续的探索和钻研的精神。”这是李俊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回顾多年的履职经历,李俊林坦言深感付出与收获同在,责任与荣誉共存,也深深体会到做好委员履职必须讲政治,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在看问题、提意见、办事情时坚守政治规矩。
“我们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必须把准脉,涵养辩证思维,保持学习习惯,始终围绕中心工作,精准捕捉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确保建言成果契合中心、符合决策、体现民声;必须善坚持,继承弘扬老一辈政协委员优良传统和崇高风范,多深入基层一线摸清情况、了解问题,并对自己熟知的领域持续调研、深度挖掘,善于把‘微电影’做成‘连续剧’,提出更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真知灼见。”李俊林说。
李俊林说,他今年将持续关注碳排放市场和金融支持能源转型等问题提交提案,将“山西环境能源交易中心”直接升级为国家级绿色交易所等提出建议,多维度关注“双碳”目标的推进。
“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不仅履职平台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履职视野也更加开阔了”。李俊林表示,未来他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把“为国履职、为民尽责”铭刻于心、熔铸于魂、付之于行,充分借助全国政协这个履职大平台,凝聚更多力量,以更加深入的专业知识,持续围绕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做好建言资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