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常凯:半导体物理问道者

2023年03月07日 15:25 | 作者:付振强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付振强)对半导体前瞻性的基础理论研究,是下好半导体产业发展先手棋;对半导体基础理论的理解深度,决定着半导体事业大厦地基的牢固程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有一群在潜心工作在中国半导体基础物理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他们试图从源头和底层寻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答案,常凯院士就是这群问道者中的一员。自1996年起进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后,常凯一直致力于半导体量子结构、自旋物性和量子相的研究。

微信图片_20230307152246

常凯告诉记者,半导体领域兼具基础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半导体是实现丰富物理的平台,比如半导体中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相对论效应。我们完善了半导体中自旋轨道耦合模型并提出电场调控磁性方案,为自旋调控提供了新机制。半导体中的多体效应也会使事情变得有趣起来,比如我们在半导体量子结构中预言证实了拓扑激子绝缘体,这是一种新物相。”基础研究的深入会改变人们的固有认识,“基础研究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说,“我们提出一种方案,预言极性界面处存在极强的局域电场,可以显著改变主流半导体能带结构,随后得到实验证实。”传统共识中,拓扑材料仅限于含有重元素的窄能隙体系,并不包括主流半导体。“而利用半导体极性界面方案,可以在主流半导体中实现拓扑相,可能开启半导体的新应用。”

常凯认为,我国半导体产业起步较晚,导致高端半导体领域落相对落后。但随着国家愈加重视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当下基础理论研究的“硬条件”和“软环境”都其势已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只要静下心来做科研,我国半导体产业将逐步从‘跟跑’转为引领‘新赛道’”。

去年以来,常凯陆续有了新的“角色”——民盟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是对我的认可,更是对我的激励和鞭策。今后会积极向老委员虚心学习,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用常凯的话说,科研和履职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科研是在小范围平台内的学术交流,履职是国家层面上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归根结底都有着“团结协作”“高度负责”“事关重大”的共性。

“委员发言必须如实严谨,要说真实有用的话。”这次上会,常凯还有个任务:“让社会更多了解到我国半导体现状与发展,让更多优秀年轻人热爱并投入到半导体物理中来。”

今年全国两会,常凯带来的一件提案提到了关于改变EDA人才培养方式的建议。“工作可以锻炼人,环境可以塑造人。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成立的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于1988年3月在黄昆院士倡导下开始筹建的。黄昆院士、郑厚植院士、夏建白院士以及朱邦芬院士等前辈科学家们以身垂范,笃行明知,他们都有非常强烈的家国情怀,他们优秀的品质对年轻时的我影响颇深。”

“加快新时代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现在的年轻人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有优越的科研环境,坚持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只要能把事情做到极致,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出来。”常凯如是说。(完)

编辑:付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