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政协主席面对面

昆山市政协主席管凤良讲述新时代“昆山故事”

2023年03月14日 11:0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原创视频

提起昆山,很多人会想到这里是“百戏之师”昆曲的故乡,但其实昆山的名片有很多,尤其亮眼的是昆山凭借综合实力已连续18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2022年,昆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06.7亿元,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

在这份“成绩单”里,少不了昆山市政协的身影。持续改善协商议事机制,丰富协商形式,畅通协商渠道,开展提案“清单式”办理……近年来,昆山市政协把准“干”的方向,从“昆山之路”精神中汲取“敢”的力量,在各项工作中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

2月17日,昆山市政协主席管凤良做客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政协主席面对面》栏目,对新时代“昆山之路”进行了深入解读。

图片1

昆山市政协主席管凤良做客《政协主席面对面》栏目。 人民政协网记者 杜晓航 摄


创新协商形式,让协商议事更有力度

主持人:请您谈谈近年来昆山市政协是如何持续改善协商议事机制,推进民主协商的?

管凤良:昆山市政协主要围绕着“格局”“能力”“成效”三个关键词开展协商议事工作,努力发挥好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格局”是指健全完善协商议事格局。近年来,我们探索出台了政协协商工作规范等机制性文件,形成了以全体会议协商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主席会议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重点,以基层“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为支撑,以专家协商、网络议政为创新的协商议政格局。

“能力”是指全面提升协商议事能力。一方面我们苦练“内功”,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和读书活动,不断提升委员履职本领。推动各专委会加强服务委员、沟通各界、联系群众,不断提高选题调研、议政建言、成果转化的工作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巧借“外脑”,去年成立了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让每一个重点协商课题都有1—2位专家指导,不断提升政协“智库”水平。

“成效”是指充分彰显协商议事成效。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持续深耕“有事好商量”“助推两岸融合发展”“提案持续办理”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政协工作品牌,为昆山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如推动由国家文旅部和江苏省政府主办的戏曲百戏盛典落户昆山,正是缘于在政协全会上,民革昆山支部提交的大会发言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而实现履职见成效。

主持人:去年,昆山市政协开展了“助力‘三新’促超越、履职尽责显担当”政协委员大协商活动,请您介绍一下这一协商活动的特点和成效。

管凤良:去年是新一届昆山市政协的起步之年,开展这场委员大协商活动,主要有两个背景:一是昆山市委提出“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的发展要求。二是我们深感全会闭幕后,委员活动以小组活动为主,但单一界别协商面临专业狭窄、力量单薄等问题。因此,市政协广泛开展调研,吸取各方意见,开展了政协委员大协商活动。

从组织形式上看,这场大协商活动将19个委员小组划分为4个专题联组,聚焦城市建设、共同富裕、产业发展、文化繁荣主题;从协商方式上看,依托常委会会议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基层“有事好商量”协商等十大协商平台开展活动;从实施主体上看,主要发挥委员、专委会、党派团体、基层政协组织和专家智库的作用,形成政协履职尽责的合力;从评价管理上看,每次协商做到“实施前报备、实施中监督、实施后评价”,委员参与、建言献策等情况将统一纳入履职积分考核。

通过联组开展学习、联手精准调研、联动开展协商、联系畅通各界、联合形成成果的“五联法”,建立了跨界别协同履职的新机制。比如去年6月,我们召开了“提升社会智能治理水平”专题协商会,邀请了四级政协委员为推进昆山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言献策,还在本地媒体上开通了直播间,吸引了众多网民踊跃留言,让协商议事更有力度,成果转化更见实效。


畅通协商渠道,让协商议事更见成效

主持人:昆山市政协在丰富协商形式、畅通协商渠道上有哪些实践?

管凤良:从昆山实践来看,一是重点打造“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邀请界别委员、界别群众和特邀专家等,与市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围绕关系昆山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切口小、针对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协商。去年我们相继围绕“助力台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产业创新集群”“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等课题开展专题协商,既增加了协商密度,也提高了协商成效。

二是创新开展民主监督,2019年以来,我们每年精选一个领导关注、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议题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从2019年到2022年,先后以“城市管理工作”“食品安全工作”“中心城区停车工作”“促进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工作”议题推动了委员、群众、部门之间“零距离”互动,真正发挥了协商式监督的优势作用。

此外,昆山外向型经济发达,台商台胞集聚,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拓宽协商渠道具有优势。对此,我们一是做好“昆台”融合文章,每年邀请台商特约人士列席政协全会和参加重大调研协商活动,在全国首创“台商特约人士工作站”,搭建起政企沟通的新平台。二是推动协商民主落地外企,指导成立了全国首个外企“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协商议事活动。三是汇聚联动协商合力,与省、苏州市政协联动,开展了“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优化营商环境”等协商议事活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清单式”办理,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

主持人:昆山市政协在江苏省率先出台《建议提案持续管理工作办法》,优化持续督办机制,创新开展提案“清单式”办理,请您介绍下目前落实的方法与成效?

管凤良:提案办理是昆山市政协的一个工作品牌,提案工作基础在提、关键在办,为有效解决部分提案“答完未办完”“年年提年年办”等问题。2017年,我们与昆山市人大、市政府联合出台了《建议提案持续办理工作办法》。

具体来讲,一是当年的提案在办理完成后,我们选取部分事关长远发展、改善民生的提案进行持续跟踪、持续办理,并与主办单位沟通后,由市政协与市政府共同确认。二是被列入持续办理的提案,在第二年交办会议上,与当年新提交的提案“同时交办、同样办理、同步办结”,并列入重点督办提案。三是持续办理时限原则上为3年左右,并视情况进行结案。

近年来,我们共有100多件提案被列为持续办理提案,创新开展提案“清单式”办理,促使承办单位按照“建议清单”逐条办理,进一步提升提案办理的精准化和高效率。从“推动农贸市场高质量发展”到“针对老旧小区试点加装电梯”,一份份传递着民生温度的提案得到督办落实,也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今年的政协全会上,我们评选表彰了27件提案“金点子”和24件提案办理“金果子”,进一步提高了政协委员和提案办理部门的履职热情。

总体来说,我们以“六个转变”促进提案办理协商工作提质增效:提案方向从“广泛关注”转变为“聚焦中心”,提案承办从“一次办理”转变为“持续办理”,提案协商从“单点协商”向“联动协商”转变,提案办理从“答复为先”转变为“落实为要”,提案督办从“健全机制”转变为“强化实效”,提案评价从“格次赋分”转变为“标准评分”,一批重点提案落地生效,真正做到了“办成一件、受益一片”。


策划:谭明悦  

监制:李木元 、解艳华

统筹:宋宝刚、康亮 、韩月

导播:康亮 、周通  

主持人:韩月

记者:王慧文

后期:周通

摄像:杜晓航、赖仁杰、满达呼



编辑: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