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彰显政协新作为 创新履职的福州故事>要闻
政协委员多角度建言献策
引才聚产 构建科创走廊新赛道体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加快闽都创新实验室、海峡创新实验室、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新增科创走廊载体100万平方米以上等内容。
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围绕“加快推进福州市科创走廊建设”,多角度积极建言献策。
打造重要引擎
近年来,福州围绕强创新,坚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高标准建设一流大学城、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和科创走廊,提升省会城市核心竞争力。
2021年8月,福州市启动科创走廊建设。一年多来,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与老城区联动发展机制逐步建立,“一城四区,十片(园)多点”的科创走廊空间格局初步形成。目前,福州市科创走廊建设稳步推进,但仍存在薄弱之处。
九三学社福州市委会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打造福州市科创走廊的建议》提出,福州科创走廊发展应加强校(院所)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着力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建立统一的技术交易市场,促进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市场化。
科创走廊对技术创新效率和技术能级有较高要求。因此,落实高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尤为必要。
九三学社福州市委会建议,福州要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并积极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及高技能人才,吸纳各地高校毕业生来榕创业就业。此外,要有序推动科创走廊沿线的产业和技术向周边区域转移,通过产业和技术溢出效应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把科创走廊打造成为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抢占产业新赛道
福州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建议,福州要围绕各片区产业基础,构建科创走廊新赛道体系。各片区重点打造一个发展基础优、未来前景好的特色产业赛道,围绕赛道招商引资,争取做大赛道体量。通过抢占产业新赛道,推动片区产业差异化发展。
此外,福州要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推动走廊企业规模化发展,并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平台化、生态化发展。市区两级联动应围绕新赛道体系,建立科创走廊新物种企业培育库,推动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
“打造科创走廊产学研合作特色服务品牌,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福州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还建议,在有条件的科创走廊片区,打造一个成果转化聚集区,吸引相关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入驻,完善成果转化服务链条,打造“一站式”服务。
充实新生力量
福州共有海外乡亲约430万人,其中新侨100多万人,不少海外新侨高层次人才活跃在科创走廊创新创业一线。近年来,福州市大力引进海外人才,为“双创”提供强劲动力。
为此,福州市侨联建议,以科创走廊为抓手,福州应进行专门针对海外人才的体系化、链条式政策设计,实现层层上下贯通的政策执行路径,营造人才发展的“最优生态”。海外新侨人才落地后,将新侨配套保障政策落到实处。
海外新侨高层次人才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实力,福州市侨联还建议,建设良好的人才生态圈,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通过存量人才挖掘人才增量,强化福州本土人才培育,不断充实科创走廊新生力量,提升走廊创新力。
编辑: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