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资讯
李钢行草书法作品展亮相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 付裕)日前,“墨语抒怀一一李钢行草书法作品展”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开幕。展览共展出李钢行草书法新作近50件,作品根植传统,形式多样,从容娴熟,以“二王”书风而自成一貌。
近年来,李钢集中于行草书的学习研究,不断产生新的感悟和实践成果,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的行草书系列播讲、演示和2023年3月出版的《米芾<苕溪诗帖>笔法解析》一书,得到专家学者和读者的一致肯定。他的行草书上溯“二王”,追古融今,是以“尽兴尽势尽力”的状态潜心创作而成,在他的笔墨运动中可以感受到当代书法创作的理性呈现。正如李钢在其《浅谈书法点画的自然之美》一文中所讲:“书法不是书写者的任笔为体,书法点画的自然之美也不是书写者的随意涂写。书法点画的自然之美是书法家对自然界形式美规律的审美反映和艺术概括。”
“李钢的书法有三个关键词:丰富、对比、再平衡——丰富是基础。”《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认为,李钢在追求丰富的道路上付出了极大的辛劳,也收获了很大的成果,他注重书法实践与理论并重,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学养;对比是一种进阶,这使得李钢具有了“看得清、看得正、看得准”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丰富的学养只是一盘散沙,有了清醒的认识,丰富的学养便可以形成一种科学体系用以指导具体的创作;再平衡是一种升华,在前两项的基础上,李钢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艺术体验,在创作中形成充满张力的和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秘书长梁宇表示,此次展出的近50件李钢先生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既传承传统又有他个人多年对书法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充分展现了李钢的书法风格和美学追求,令人耳目一新。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个人创作始终与国家的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多年来,他通过书法艺术与国内外的书法界同道好友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这种家国情怀值得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学习。
本次展览的李钢书法作品虽师宗“二王”,但每幅作品都有其自身的思考和表现手法的呈现,使我们置身其行草书体,却能感受到艺术的斑斓。从文字史来看,“二王”一系的书写精致而遒丽,它把汉字的物质结构带到完美的阶段。从书法史来看,“二王”一系的书写具备人性的关怀,是艺术的自觉。李钢在创作过程中感同身受,他在魏晋宋明的笔墨之间找到落脚点,并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一招一式和生命语言展现出来。
参加展览的各界人士对本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李钢的作品体现了传统书法的文化价值,从中可以看到其在书法本体研究中勃发出的鲜明、强烈的书法意识以及创作中的新思考。张瑞田谈到,李钢先生以独特的目光审视书法史,以艺术的眼光判断书法作品,他厚实的艺术修养和娴熟的驾驭笔墨能力,使其腕下产生灵动的点画,笔端凝成清雅的趣味,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种雄健凛然、隽秀奇变的潇洒之气。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