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资讯
“在传承中创造:造型·表演·艺术场景——朱乐耕艺术展”举办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朱乐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打造梦幻互动艺术场景
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24日电(记者 张丽)近日,“在传承中创造:造型·表演·艺术场景——朱乐耕艺术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开幕。朱乐耕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陶艺家,展览通过沉浸式场景再现和经典原作陈列呈现了他数十件代表性作品。
展览共分两个区域,第一展区展出艺术场景系列作品《生命之盒》《花的三重境》《莲之镜像》《花的精神》《荷·莲·韵》,为观众、表演者、互动者提供了可参与可进入的以现代装置建构成的艺术场景空间。这是在新技术与新审美需求碰撞中催生的艺术新形式,也是中国式场景艺术的一种尝试。在这些互动场景艺术空间中,人与艺术的关系被重新塑造,以极富想象力的未来图景驱动艺术家和观者们的创新意志,以及创作者与观赏者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建构一种艺术创作与艺术进化的新范式。
《花的精神》是由三个艺术场景空间组成,《绒之百花·春之镜像》空间里缤纷垂落的绒线花束下,与《莲之镜像》中垂落的陶瓷莲花下,两位舞者同时上演了双独舞作品《俑Ⅲ-唐乐宫图》。此段舞蹈取材于中国古代历史名画,不同的空间造型和近距离欣赏的观感给观众带来与剧院大舞台中欣赏舞剧完全不同的感受。《花的三重境》空间中,一曲古筝协奏曲《秋韵》在瓷片中恣意流淌,带观者一同进入秋实景象。《生命之盒》是一个瓷艺壁画构成的体现气韵生动的大型舞台,器乐重奏《茉莉花》雀跃婉转的乐曲与艺术空间相呼应,共同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的享受。在《生命之盒》中还上演了《香山射鼓》,留白幻境,令观众沉浸其中。
展览的第二展区为文献展,展出的是朱乐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每个阶段的代表性陶艺器皿、雕塑、绘画等作品,如《风筝》《苗家风情》《风》《行空的天马》等。这些作品反映了朱乐耕近40年陶艺创作的发展历程。
本次展览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其空间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等方面的一系列开拓性探索。为此,在展览期间,除有一系列的表演外,承办方还将组织三个工作坊的研讨项目:中国式的感官语言与空间表达(表演工作坊);中国式生活样式的空间表达(设计工作坊);中国式剧场民族志的空间表达(艺术人类学工作坊)。据悉,本次展览于7月18日至8月10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对公众开放。
编辑:陈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