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宏观
黄玮委员:只要能落实,一切都稳了
人民政协网7月26日电 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正式公布。《意见》内容能否具体化科学化,并且最终落到实处,成为企业家们最关心的内容。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普洱市委专职副主委黄玮表示,《意见》发布非常及时,给民营企业家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民营企业家们看到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提振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打开了民营企业发展的宽阔前景。“接下来,只要能落实,一切都稳了。”
在黄玮看来,《意见》内容十分丰富,31条几乎涵盖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堵点。但她也指出,作为坚守地方的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各地发展水平和政策设计各有不同,民营企业家的需求也不一样。“比如,在‘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这一内容中,对预防和清欠拖欠账款有了表述,但具体方法步骤需要根据各地发展情况来具体细化。目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最关注的是能否拿到未兑现的奖补资金和被拖欠的账款。这些地区的各级政府应尽快出台落实《意见》的相关细则,明确政策导向。”
因此,黄玮建议,一方面,可梳理各级政府的各类承诺奖补,纳入年度预算,同时和企业积极沟通,明确兑现时限和方式。另一方面,开通拖欠账款清理申诉渠道,畅通企业反映情况的路径,政府要公开清欠名单和时限,透明清欠支付程序,让企业明白清欠的方法步骤。
同时她建议,在落实过程中更多运用好数字手段,提升民营企业家获得感。“比如,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方面,要利用好数字化手段,搭建‘清亲政商交流平台’,避免企业家找不到主动沟通的渠道。各地也可结合实际,研究出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办法,把‘亲清’内容具体化,让领导干部大胆与民营企业交流,为企业服务。再比如,加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也迫在眉睫。据她调研有的民营医院被省上查完市上查,市上查完区上查,同一个内容要查三次,处罚多次。如果能建立上下联通的监管执法平台,降低监管执法成本的同时,也能减少对企业发展过程中过度的干扰。与此同时,对成长初期的企业,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发展规律,初次违法只要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造成负面影响的,谨慎处罚,慎用网络备注或公开等方法方式,以免对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在黄玮看来,《意见》的出台有没有起到作用,最直观的就是让民营企业家们看到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案例。因此她提出,建议各地尽快梳理一批落实《意见》精神,让民营企业突破困境,获得发展机遇,改善发展条件的案例,总结地方值得推广的经验,这样不仅能让企业家增加发展信心,更能各地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发展势头,真正把《意见》精神落实到位。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