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十四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发言摘登>部委回应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
我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一个回应。
关于特色品质。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提升,建立定点监测机构、品质评价中心和指标数据库,组织实施特色品质控制技术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建立品种繁育基地1284个,近一半地理标志农产品用标生产主体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通过培优品种、推广绿色模式促进品质保持。下一步,将大力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从环境、品种、过程控制等各环节推动品质提升,打造一批带动力强的标准化生产基地。
关于溯源管理。农业农村部已建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31个省份建立了省级追溯平台,一些市县级农产品监管平台也具备追溯功能,目前部省平台已经实现上下贯通,地理标志农产品持标单位信息已纳入国家追溯平台。下一步,将依据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定追溯目录,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推动全链条追溯。
关于管理制度。农业农村部已登记地理标志农产品3510个,形成了部、省、市、县四级登记管理体系。建立了特色农产品资源普查目录和登记产品保护目录。将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质量标识加以保护,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十年来平均合格率99%以上。“国家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和管理”已写入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下一步,将积极参与地理标志相关立法工作,推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农情的地理标志管理制度。
关于保障中小农户利益。农业农村部在产品登记、用标授权和政策扶持中,都将中小农户参与作为重要的考量。建立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后保障中小农户用标问题非常重要,农业农村部将推动建立有利于中小农户参与的授权用标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中小农户参与获益。
关于政策扶持。按照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四年来,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883个产品发展。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设立地理标志农产品专展,推出纪录片《源味中国》,建设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馆,在京东等平台设立专区。173个产品列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43个产品纳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录,推荐的8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纳入中欧互认名录。下一步,将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与农业产业政策的结合,推进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