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大会发言
赵吉常委:提升“向北开放水平” 优化对外开放格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强化“向北开放”战略,构建内陆开放高地和沿边开放重要支点,高水平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高质量提升与中亚、中欧地区合作水平,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新时期“向北开放”新格局。
一、 “向北开放”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向北开放”水平有待提升。“向北开放”在现实中仍属于“短板”,需要与时俱进更广更深地参与国际分工,更多更高质量地利用境外资本和创新要素,打造沿边开放高地。
二是“向北开放”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事关“向北开放”全局,为实现各类资源要素流通和配置提供载体和物质保障。我国北方对外口岸普遍偏远,供电、供暖、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三是北方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发挥不足。北方省份对外开放平台数量和种类较多,但普遍存在含金量不高、政策优势发挥不够、招商引资力度不足、产业集群效应不充分等问题。
四是外向型产业的发展基础薄弱。口岸和腹地联动普遍不够,“北货南运”能力不足,点面结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格局尚未形成,北方外向型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二、 强化“向北开放”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建议将“向北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提升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边民互市贸易区运营质量,推动外向型产业集中集聚发展,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内蒙古、新疆、吉林等北部沿边地区要充分利用国家沿边开放政策,提高在国家总体开放格局中的地位。
二是加快设立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蒙古地处祖国正北方,具有“向北开放”的区位优势。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亟待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在内蒙古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促进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北方重要口岸的片区联动,打造北疆重要经济增长极。
三是尽快推动向北互联互通项目落地。加大国家边境口岸转移支付力度,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设立陆路口岸建设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北方陆路口岸升级工程,解决“小财政养大口岸”问题。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边民互市贸易区解封运营。大力提升口岸通关效能,增强“北货南运”能力,不断壮大落地加工产业。
四是为“向北开放”提供政策和要素支持。支持线上线下等形式举办境外展会,强化与内地协作,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北方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与全国大市场全面对接、深度融合。建议由国家牵头,联合北方省区成立“向北开放”合作投资银行,建立担保支付平台,创新仓单质押融资等多种贸易融资产品,为“向北开放”提供资金支持,推进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