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直击服贸会 | 服务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傅川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高水平对外开放承载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使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一是主动性、自主性更强,更加契合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二是系统集成水平更高,在统筹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沿海内地区域协同开放,国内国际市场开放等多方面凝聚合力;三是互利开放包容程度更深,在数字贸易等国际重要议题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各国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四是安全稳定要求更高,要切实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安全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并做好金融风险防范。
新时代十年,我国开放型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居全球第一,吸收外资全球占比从8.2%提升到11.4%。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进出口贸易总额14387.05亿美元,同比下跌2.67%。商务部总结一季度外贸形势为“实现了‘开门稳’,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复杂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繁重任务,坚定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既是释放内需潜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关键一招,也是增强内生动力,吸引更多国际先进资源要素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战略抉择。
为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加速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我们建议:
一、 多措并举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新市场
“一带一路”建设十年,沿线国家和地区正成为中国外贸的新热土。今年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1.1%,外贸潜力巨大。当前,应组织调查研究“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外贸环境,由政府部门发布外贸指南和风险提示,同时积极发挥各地商会力量,吸引沿线优秀外资企业走进来。在充分发挥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国内展会招商引资作用的同时,以资金补贴、减免手续办理流程等优惠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出国开拓市场。企业应积极提供适合“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特别是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二、 加快发展数字贸易,着力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
我国是数字经济大国,为有效提升贸易投资合作水平,建议国家尽快完善数字贸易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文件,推进国家级数字贸易平台建设,构建数字贸易示范区。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在数字传媒、在线教育、数字精准医疗、智能物流等领域的数字服务贸易能力,增添数字贸易活力。加快培育和引进创新型、复合型数字贸易人才,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人才保证。
三、 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着力推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服务贸易亟须向以质量型人口红利为主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民革中央将充分利用人才荟聚、智力密集优势。加强与服务贸易领域外资企业和投资机构的沟通交流,积极牵线搭桥,推动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为外资企业搭建平台提供全面投资咨询服务,鼓励外资企业引入服务贸易业务。围绕促进科技文化交流、引才引智、优化外资营商环境等课题深入调研,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贾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