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杭州第19届亚运会>来“浙”里看亚运

【新时代新亚运·亚运“琪”遇】遇见“小青荷”,与亚运温情撞个“满怀”

2023年09月23日 22:1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杭州9月23日电(记者 张佳琪 鲍蔓华 杜晓航 田福良 齐波)“您在七栋,请来这边。”9月22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前,记者入住媒体村,正在发愁找路时,“小青荷”志愿者赶忙走了过来,他看了一眼记者手中的房卡,“我带您去16层。”

为什么叫“小青荷”?原来,这一名字诞生于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青荷”谐音“亲和”,是杭州人对志愿者群体的“爱称”。据了解,本次杭州亚运会集结了3.76万名“小青荷”志愿者为赛会运行提供服务和保障。眼前,这些身着湖山绿服装的“小青荷”们正活跃在媒体村的里里外外,迎接着每一位奔赴盛会的媒体人。

志愿者“小青荷”在楼栋入口处绘制的欢迎展板。(人民政协报,张佳琪摄)

志愿者“小青荷”在楼栋入口处绘制的欢迎展板。(张佳琪 摄)

志愿者“小青荷”在总服务台为外国记者答疑释惑。(人民政协报社,张佳琪 摄)

志愿者“小青荷”在总服务台为外国记者答疑释惑。(张佳琪 摄)

刚到电梯门口,杭州地标手绘作品、暖心的欢迎词与“小青荷”的笑脸相映成趣,让人心头一热。“你看,这些都是志愿者的作品,他们活力满满,很有创造力。”楼栋经理的一句引来一阵欢声笑语,陌生的楼里瞬间充满了“家”的温馨。

“餐具是可降解的,请您投到可回收垃圾箱。”来到餐厅,“小青荷”会主动提醒记者垃圾分类,顺便做起环保科普。足不出楼,各国美食尽入盘中,东亚风味、南亚风味、欧陆风味……一应俱全。如果食源过敏怎么办?别担心,“小青荷”会热心告诉大家每道菜都标明了主要成分、过敏原提示等信息,让大家吃得更明白、更安心。

细致周到的服务不仅在媒体村,亚运会主媒体中心更是热闹。总服务台前总有来自海内外的媒体记者前来咨询,“小青荷”们总是耐心倾听,及时解答。累了,媒体人还可以走进茶艺文化体验交流区,欣赏选茶、涤器、投茶等方法技巧,用一杯好茶提神醒脑、驱除疲劳。

GetAttachment (10)

外籍媒体记者在非遗文化互动展示区体验中国茶艺

工作结束走出主媒体中心,门口的“小青荷”并步快走为记者指出乘车方向。夜里虽然看不清他的脸,但忙碌的身影却给人带来一股暖流。

谢谢你,“小青荷”!让我与亚运温情撞了个“满怀”!

微信图片_20230923221531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