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杭州第19届亚运会>来“浙”里看亚运
【新时代新亚运·亚运“琪”遇】杭州亚运会中文播报员:在“家门口”共享体育激情
人民政协网10月9日电(记者 张佳琪 鲍蔓华 杜晓航 田福良 齐波)从北京冬奥会播报员到杭州亚运会播报员,这个秋天,“95后”姑娘王忆希的人生经历中又多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今年初,听说杭州亚运会播报员岗位有空缺,正在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的王忆希心里便响起一个声音,“这届亚运会一定要回去参与。”作为一个温州人,王忆希想为“家门口”的体育盛会尽一份力。随后,她顺利承担了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板球场的中文播报工作。
具体来说,王忆希的岗位属于PA(现场播报),她和MC(体育现场主持)、DJ(音乐播放)、导演等合作完成体育展示工作。“我要负责介绍球员,播报换人、暂停、犯规、比赛结束等,这需要对比赛规则有深入了解。”王忆希举例,“得分、淘汰或者攻防交替等,播报员要根据现场做出即时反应,准确播报,不能延迟。”
即使有北京冬奥会的历练,面对板球项目,王忆希仍然从“零”学起。板球运动起源于中世纪的英格兰,在国内属于小众项目,而查资料、看比赛视频便成了王忆希的课余常态。
5月末,“韵味杭州”2023年东亚杯女子板球锦标赛举行。作为测试赛,它标志着杭州亚运会板球项目正式进入“实战演练”阶段。赛前,王忆希和所有场馆播报员一起接受了多轮集训。“内容包括熟悉播报、应急处理、听从现场导演指令、团队配合等。”让王忆希感到幸运的是,测试赛集训期间,正好一位中国板球队退役运动员兼职副导演,给她科普了很多项目知识,为她接下来的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
比赛时,每当漂亮的击球出现,自己报出“边界4分球”或“边界6分球”时,观众席都会瞬间沸腾,爆发出欢呼声。“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却能在体育的激情和快乐下产生共鸣。而播报员能带动观众情绪,帮助大家更好去理解比赛,我觉得这就是自己工作的意义。”
欢乐之余,“意外”也会不期而至。9月22日,杭州亚运会板球比赛受降雨影响,中国香港队与孟加拉国队之间的较量被迫取消。按照规则,如因天气原因取消比赛,将按亚洲板球排名的高低来确定晋级球队,中国香港队女子板球之旅因此遗憾止步。“队员们绕场一周致意,现场观众都觉得很可惜,很多人都流泪了。”王忆希清楚记得,退场前,双方队员进行了礼貌道别,看台上的观众也一直在鼓掌。“不论输赢,尊重规则,友好竞争,所有选手都值得尊敬!”
编辑:付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