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政协奋进新征程
政协奋进新征程·深圳篇丨罗湖区政协:界别“商一事”增进民生福祉
罗湖区政协资助的“风雨兰·社区长者脑健康”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六届罗湖区政协把履职为民贯穿始终,用创新思维和系统理念持续探索富有罗湖特色、政协特点的新思路、新举措。
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制度化,以界别工作站为依托,罗湖区政协创新界别“商一事”活动,要求每个界别每年聚焦一件实事,组织各方深度协商互动,支持委员积极主动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用好自身专业和影响力,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今年8月,民盟界别委员在深入界别群众中了解到,翠竹街道民新社区嘉多利花园南段人行道灌木绿植茂盛、路面破损影响通行。民盟界别召集人第一时间召集委员,在实地查看现场、走访调研界别群众和社区居民的基础上,到区城管局、交通运输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了解情况,并将此确定为界别“商一事”主题。委员们提出由职能部门负责清理内侧灌木绿植、恢复道路铺砖等建议。一个月后,民盟界别邀请居民代表“回头看”,居民李灿峰说“人行道干净平整,出行方便多啦!”
这只是罗湖区政协搭建履职新平台,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一个缩影。
“罗湖排水管网薄弱,存在管网系统破旧、预测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全面深度体检,找出老旧破损;系统制定计划,分步解决管网问题。”“拓展翠园高中发展空间,带动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须加快推动大望桥拓宽改造工程,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大望梧桐片区交通通行能力。”在六届罗湖区政协二次全会开幕式的大会发言环节,界别发言人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踊跃建言。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肯定了这些“金点子”,并要求各单位认真研究吸纳。六届区政协自成立以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收集和准确掌握本界别群众的愿望和诉求,传达本界别群众的意愿和呼声,与区委、区政府领导面对面沟通交流,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区政协创建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1+5”模式,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做深做实。“1”指通过构建“党组统一领导、专委会服务指导、常委带头履职、委员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从加强理论武装、开展走访调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撰写界别提案、参加大会发言这“5”个方面,制定委员联系界别群众项目清单,推动任务具体化、工作务实化。
高质量发展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迫切要求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创造出具有履职实效、有影响力的履职品牌。区政协成立了委员公益基金,成为深圳公益慈善的一支重要力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公益项目推动提案转化、开展政策倡导、带动委员履职尽责,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罗湖高质量发展。”今年7月,在罗湖区政协主办的“风雨兰·社区长者脑健康”公益项目启动仪式上,罗湖区政协主席柳光敏表示。
区政协常委罗伟香说,“人民政协为人民,心系百姓、服务发展是委员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委员们累计捐款1100余万元,资助公益项目24项,结对帮扶困难家庭262户次,推动落实政协提案21件,在推动政协委员履职创新、社区治理实践创新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成绩。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