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本网原创
1型糖尿病可延缓发病了!这款创新药亮相进博会
11月7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赛诺菲旗下创新免疫疗法TZIELD(Teplizumab-mzwv,替利珠单抗(拟))亚洲首秀。这是全球首个获FDA批准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的药物,也是继胰岛素问世100年以来,1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聚焦我国1型糖尿病防治的空白领域,赛诺菲与临床专家、公益组织等多方也在会上共同倡议 “从治到防”的诊疗体系加速升级,共筑中国糖尿病防治领域新生态。
Teplizumab是一种CD3靶向的单克隆抗体,能从病因上实现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进而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近3年。该药于去年11月在美国获批,适用于延缓成人和8岁及以上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从2期进展为3期。并在近期荣获《时代》周刊(Time Magazine)“2023年度最佳发明”。目前,该药已被纳入《中国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
4380次胰岛素注射或可避免
目前,我国每年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超1万例,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我国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绝对患者人数居世界第4位。
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小,在日常血糖控制、自我疾病管理、心理调适等方面存在巨大挑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长期寿命。有研究显示,10岁之前诊断的患者预期寿命减少16年,20岁之后诊断发病的患者预期寿命减少10年。
过去100年,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依靠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来维持生命。Teplizumab的出现,填补了1型糖尿病领域延缓疾病发病的治疗空白。根据其2期临床试验(TN-10研究) 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持续14天使用Teplizumab治疗能将1型糖尿病的发病时间平均延迟近3年。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主任医师周智广教授表示:“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高峰为10~14岁,存在发病低年龄化的倾向,日常疾病管理存在很大困难。Teplizumab能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近3年,为患者及家属在儿童及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争取到足够的缓冲适应期,以更好应对在健康知识、管理监测、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挑战,有利于患者树立信心,回归生活,创造社会价值。”
上海静安区小糖人青少年儿童服务中心负责人金晟,也是有着22年糖龄的1型糖尿病患者。谈及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管理难点时,金晟分享道:“以一名9岁1型糖尿病患儿为例,他每天需要检测血糖4到8次,注射胰岛素4次,3年注射约4380次胰岛素。除了繁复的血糖监测管理外,周遭的不理解和异样眼光也会增加他们的耻感,陷入自卑和焦虑。儿童和青少年的3年,可能跨越幼儿入园、中考、高考等重要阶段,是求学发展、心理健康的黄金三年,如果能给予他们无病的三年延缓,未来的生活也许都会有所不同。”
重视高危人群早筛,推动防治关口前移
1型糖尿病的病程分为3个阶段。大部分患者由于 “三多一少” 症状(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少)去医院检查,才得知自己已处于3期1型糖尿病,体内大部分胰岛β细胞遭受免疫破坏,需要每日接受繁重的胰岛素替代治疗。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涛教授提醒:“糖尿病1期和2期,是重要的早筛阶段。处于这一亚临床期的患者没有糖尿病典型症状,但可通过胰岛自身抗体检测及相关风险评估指标来对1型糖尿病的进展进行有效预测。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应定期去内分泌科或儿科内分泌专科进行抗体筛查,及时了解身体状态,做好健康管理,避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等急性危重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而言,有1型糖尿病家族史(尤其是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和携带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易感基因的普通人群这两类人群是1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如乳糜泻、哮喘、炎症性肠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杨涛教授进一步解释:“2个胰岛自身抗体阳性者10 年内发展为1型糖尿病的概率为70% ,3个及以上抗体阳性者5年内发展为1型糖尿病的风险达50%。只有高危人群的健康意识提升了,落实早期筛查,才能抓住关键时间窗,实现防治关口的前移。”
目前临床上常规检测的抗体包括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IA-2A)、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等。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表示:“进博会是创新成果引入和落地的‘驱动器’和‘加速器’。我们是连续六年参展进博的‘全勤生’。TZIELDTM符合了我们在高速增长的免疫介导疾病领域和疾病修饰疗法领域,以及拥有专长的糖尿病领域的战略部署。扎根中国40余年,赛诺菲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中国百姓提供从研发到生产、从预防到治疗的全链路解决方案。我们将持续加速把更多‘科学奇迹’引入中国,同时加强健康科普教育,从预防做起,与生态圈各方一起夯实全民健康的基础,成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可靠伙伴。”
不久的将来,由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国际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协会(ISPAD)和赛诺菲共同发起的全球公益项目“学校儿童与糖尿病”(Kids & Diabetes in Schools(KiDS))会被引入中国。该项目以校园健康教育为依托,一方面帮助儿童及青少年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2型糖尿病,同时也为1型糖尿病患儿提供更好的校园环境支持,点亮无忧健康童年,共筑中国糖尿病防治领域的未来。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