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资讯
“交流 互鉴 向未来——中国·中亚五国油画作品展”在河南济源开幕
人民政协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郭海瑾)11月2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共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作委员会和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交流合作处,中共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作委员会宣传部,济源新闻传媒中心共同承办的“交流 互鉴 向未来——中国·中亚五国油画作品展”在河南省济源市未来美术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
活动旨在为中国同中亚五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搭建良好平台,促进中国同中亚五国的文化艺术繁荣,助力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河南省副省长、党组成员张敏,原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庆富,中亚五国外交使节代表土库曼斯坦驻华使馆文化参赞碧碧萨尔·玛米多娃,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庄建球,国外艺术家代表吉尔吉斯斯坦美术家协会主席乌苏巴利耶夫·塔拉依别克,国内艺术家代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铁牛以及策展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馆长郑光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济源示范区的相关领导,以及中亚五国和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20多位艺术家参加开幕式。
张敏表示,本次展览在河南举办,来自6个国家的艺术家们齐聚济源、共襄盛会,有助于参展各方充分沟通、促进油画创作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希望以此为平台,助推中国和中亚五国世代友好不断加深,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力量。
庄建球表示,济源地处河南省西北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此次展览为济源的对外文化交流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济源文化、艺术和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艺术家们的作品可以领略中亚五国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艺术魅力,能够拓展中国与中亚五国在油画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谱写文化互鉴发展的新篇章。
周庆富表示,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我国艺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在对外文明交流互鉴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搭建中国同中亚五国的艺术交流平台,促进中国同中亚五国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开幕式上,为共同推进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济源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展出来自6个国家108位艺术家的119幅不同流派的油画佳作,包括94位中国艺术家的94幅作品和14位中亚五国艺术家的25幅作品,其中25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油画作品。艺术家们用画笔赞美自然,歌颂生活,展现出中国与中亚五国多姿多彩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采,传达了各国艺术家团结合作、交流互鉴的美好愿景。
围绕此次展览,主办方在展览前期组织了写生实践与学术研讨等相关活动。数10位艺术家共赴被誉为“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的王屋山和体现黄河历史文化的小浪底黄河三峡,走近大自然,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地写生交流,所创作的写生作品被中共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作委员会收藏。此外,艺术家们围绕“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文化艺术交流的现状与前景展望”和“艺术展览在文旅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两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览展期自11月20日至12月5日。此次展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近年来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主办的又一次国际艺术大展。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