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辽宁

沈钧儒、郭沫若合作的这四句诗,和辽宁宾馆这段楼梯有啥关系?

2023年11月28日 22:0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推开古式旋转门,步入辽宁宾馆,大堂台阶两侧的欧式拱券廊柱,雕刻典雅的天花板和华丽的吊灯,内部墙壁上的绿色瓷砖,窗户上的彩色玻璃……历史古韵中,透着精致与奢华。

1

辽宁宾馆一楼大堂

辽宁宾馆,始建于1927年,原名为奉天大和旅馆,是由日本侵华机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建设经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进驻沈阳,该旅馆先改名为铁路宾馆,后改为文化宾馆。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这座宾馆回到人民手中,1954年改名为辽宁宾馆。

2

辽宁宾馆旋转楼梯

穿过宾馆前厅,沿着大堂左侧的木制旋转楼梯拾级而上,就能到达二层以上的客房,楼体台阶为纯天然大理石铺设,脚踩上去柔软而有质感,几乎没有什么声音。

“这段楼梯可不一般,每一级台阶上都有纯手工镶嵌的防滑牛皮,既能防滑,又能降噪,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11月19日下午,“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辽宁宾馆,餐饮部经理高见向媒体记者团介绍了这段见证无数历史时刻的楼梯。

1948年12月至1949年2月,从香港北上东北解放区筹备新政协的30余位民主人士陆续到达沈阳,入住铁路宾馆。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等55人联名发表《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的声明,明确宣告:“在人民解放战争进行中,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

3

辽宁宾馆外景

“1月28日(农历除夕)晚上,中共东北局在这里举行了盛大招待宴会,热情款待在沈阳的民主人士。之后,沈钧儒从餐厅出来,走向二楼楼梯,刚好看见扭秧歌的队伍正在沿着牛皮楼梯一扭一扭地上楼,不禁诗兴大发。回到房间后,沈钧儒以‘除夕纵饮狂欢’为题,得诗三句:‘一串秧歌扭上楼’,说的就是我们现在走的这个牛皮楼梯;‘神灯枉为日皇留’,描写的是中央大厅的吊灯;‘光明自有擎天炬’,预示着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而第四句怎么也吟不出来了。第二天早上5点多,沈钧儒就起床敲开了郭沫若的房门,请他续之。郭沫若揉着惺忪的睡眼,信口吟出‘照耀千秋与五洲’,沈钧儒连连点头。”高见带着媒体记者团边上楼边介绍道。

      “说这个牛皮楼梯不一般,还因为它见证了一段伟人的故事。”高见介绍,1950年3月,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天,访苏归来的毛泽东主席下榻于此,并在宾馆第二餐厅与周恩来总理共同宴请了越南主席胡志明。

4

“据我们宾馆老经理回忆,当时,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两位伟人的会谈是在二楼举行,会谈结束之后,宾馆工作人员已经把电梯准备好了,但是两位伟人都没有坐电梯,而是沿着这个牛皮楼梯走了下来。所以说,我们不仅仅是脚底下踩着一个有着90多年历史的牛皮楼梯,还重温了一段伟人的足迹。”高见说。

(“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记者:李木元 王金晶 周佳佳 王晶 谢阿愁 王亦凡

视频:宋宝刚 袁世鼎 汪凯 贾冬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