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同心筑梦·港澳台侨委员履职故事
搭建联谊桥梁 助力家国发展
施荣怀
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常委,香港北京交流协进会会长
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我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第10个年头。 我的父亲施子清是全国政协的老委员,我的兄弟四人均为政协委员,我们一家人对于政协这个大家庭有着深深的情感。回顾这些年作为政协委员的故事,“团结联谊,共创政协特色交流品牌”一直是我深耕的履职主线。怀揣这份初心,我在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工作中,亦作为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香港北京交流协进会会长,努力团结各方力量,在各方面履行自己的委员职务。
施荣怀(发言席)在立法会选举期间举办见面会。
传递中央声音 支持特区依法施政
回首走过的路,面对2014年非法“占中”、2019年“修例风波”时,我义无反顾地站在前线,公开声明谴责暴行 ;在2020年“撑国安立法”、落实“爱国者治港”、支持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时,我们同样积极发声、广泛宣传,团结社会各界,支持中央涉港决定,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在此期间,我还委托大数据公司追踪每日民情,了解不同市民的关注点,以及建制派声音在社会中的反应,希望有助突破“同温层”效应。同时,每日在群组推送新闻简报,让委员更加熟悉内地和香港新闻,了解真实情况,拉近彼此距离。
此外,在面对美国实施所谓制裁的霸凌行径、欧洲议会的无理指控以及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事件时,我都号召本会第一时间发出声明谴责和反驳。在第五波疫情来临之时,本人也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实时行动,积极支持和配合本港的防疫抗疫工作,组织政协联会先后捐赠及派发逾1000万元的抗疫物资和现金给予有需要群体。这些行动也是政协委员对“要把尽快稳控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的最好回应。
施荣怀组织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办国情班学习现场。
加强联络沟通 促进双向交流
我一直将努力提升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助推特区实现良政善治,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当成对自己委员履职的要求。在过去五年里,我亦带领举办多场与特区政府官员的交流座谈活动,并且多次带领联谊会核心成员拜访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及行政长官,在立法会选举期间曾举办多场选举论坛和见面会。在行政长官选举期间,也举办了与李家超先生的交流会, 委员们亦积极为政纲建言献策,并在李家超特首上任仅一个多月时,我与政协联会多名领导层人员拜访李家超先生,就内地事务、防疫等事宜交流,希望未来本会能担当港澳与内地事务发展沟通的桥梁,助力政府及各驻内地办事处人员都可与省级政协委员加强沟通联系,建立更多合作关系。
作为“跑”了几十年内地的香港人,我深知双向交流的重要性。在这五年里,我积极组织政协联会不断与全国政协以及各地方政协开展交流,坚持不懈地每年都在国家行政学院、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延安干部学院以及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地举办国情班,至今为止已经是第34期,共有1600多位委员从国情班顺利毕业。
在这五年里,我深感双向交流学习增强了内地对香港目前社会形势的了解和港区委员们对内地发展的了解,有利于为本会、为委员们在港推进工作发挥助力。同时,也为内地招商引资搭建了平台,有利于促进内地和香港共同发展。
施荣怀(左二)组织第八期青年政情班学习现场。
积极建言献策 重视青年培育
“为者常成,成者常至”,在十三届全国政协履职期间,我亦提出《关于建立香港与内地协调防疫指挥机制的提案》《关于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创成果中试转化基地建设的提案》《关于加强劳务派遣企业监管的提案》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提案落实的背后彰显着人民政协这一国家治理体系中独特安排的无限价值。并在委员读书平台认真学习,与其他委员一同热烈讨论,自己更了解内地的同时,也认真传递香港故事,让内地同胞更了解香港,提出更有利于内地和香港发展的政策。
在过去五年里,我带领政协联会属会——香港政协青年联会将爱国爱港精神薪火相传,会务蓬勃发展,形成了“旅学团”“政情班”“导师计划”等多个品牌项目,团结凝聚了大批青年专业人士,激发爱国爱港热情。同时我也推动香港北京交流协会组织开展“三年百人”计划,希望让香港的年轻人更直接地认识内地,了解北京,知道内地企业发展的状况,发现更多机会。
此外,我也曾推出“同心圆计划”帮助愿意改过自新的青年,包括协助部分已承担罪责的青年重投社会协助重返校园,配对工作机会。我曾同其中一位青年见面,他感激“同心圆计划”让他有机会重新投入社会、找到合适工作,能令妈妈安心。这段对话让我很受感动,也深切体会到这个计划的意义,以后也将继续推动此计划,相信年轻人即使犯错,只要社会给予机会,多加引导,他们就会重回正轨。
作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这五年里,我深感香港一定要背靠祖国,利用好自身优势,在金融、消费零售、航运贸易等领域都要和“祖国母亲”一起, 才可以走得更远。回顾这五年,我也在一路不停摸索如何真正为国家为香港做更多事情,在未来我也将更加努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到的“四个必须”和“四点希望”,将自己作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的桥梁纽带、催化剂、润滑剂,团结联谊,凝聚和激发更多政协力量,稳固香港金融和专业服务中心的地位,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能够乘势发展,再创辉煌!
本文选自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编著的《同心筑梦——港澳台侨委员履职故事》
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