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同心筑梦·港澳台侨委员履职故事

留下奋斗足迹 传播中国声音

2024年01月15日 13:0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陈冯富珍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


在政协这个大家庭,我是一名“新兵”。回顾5年的履职经历,我深感政协委员的身份不仅是一项政治荣誉,更是一份政治责任。

5年来,我充分发挥港区委员的“双重积极作用”,既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也为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尽职尽责。同时,我还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在推动公共卫生领域人才培养、推动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提升我国公共卫生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图片1

2021年6月,陈冯富珍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上致辞。

讲好中国公共卫生故事

十几年世界卫生组织工作经历,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在国内和国际社会医疗卫生领域付出的极大努力,见证了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的重要贡献,也见证了中国从全球卫生合作的受益者逐步成长为积极的建设者和贡献者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圆满完成后,我一直牢记肩上的使命,坚持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向海内外讲好中国公共卫生故事。

我积极利用高端国际合作平台,分享中国重大疫情防控经验,支持和呼吁全球合作,与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开展深入合作 ;主办或参加全球健康领域的高水平国际会议,扩大对话和交流,介绍中国健康事业的进展和规划、公共卫生领域人才培养等进展,促进中国公共卫生教育的发展和质量提升 ;与国际公共卫生领域的顶级期刊《柳叶刀》《自然》杂志合作,传播中国抗疫声音,支持多边主义 ;策划高端系列访谈节目《健康之源》,面向全球发布,提升公众对于全球健康的关注重视等。

2021年11月20日至21日,我作为大会主席主持首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 利用这次国际会议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互联网 + 医疗”经验以及大数据如何助力政策制定和卫生体系绩效评估,我还在开幕式、青年论坛等重要环节发言,向世界宣介公共卫生领域里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论坛受到全球范围内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13所国内外知名高校、20多家国内外组织和机构的50多位全球知名专家学者,带来了30多场高质量主旨报告,开展了多场富有建设性的对话研讨,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成果。论坛多次受到国内十余家主流权威媒体平台报道,传播总量达数百万。

图片2

2020年,陈冯富珍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世界流感大会”并致辞。

助力祖国抗击新冠疫情

病毒是人类的敌人。翻开人类文明发展史,就会发现,病毒与人类如影随形,相生相伴。仅21世纪以来,人类就先后遭受2003年SARS、2009年H1N1流感、2012年MERS、2014年埃博拉病毒、2016年寨卡病毒的侵袭和2019年COVID-19。历史一次次地提醒、告诫我们,人类命运与共,必须抛弃歧视和偏见,无条件团结起来,携手合作是战胜疫情的唯一选择。但令人遗憾的是,新冠疫情被少数美西方国家当作了“政治工具”,国际社会错过了合作应对疫情的机会,导致数千万条无辜生命的消逝。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时,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一枝独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原因是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个果断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生命权和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作为一个曾经长期在公共卫生国际组织工作过的中国人,我有责任、有义务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抗击疫情所承受的巨大代价,付出的巨大牺牲。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多次通过各类国际会议活动发出呼吁,面对疫情,全球人民应“团结抗疫,共同行动”“开放包容,共同发展”“心怀天下,共谋未来”。面对美西方炒作的新冠病毒溯源问题,我坚决指出把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是对人类的不尊重,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民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2022年初,香港暴发了第五波新冠疫情。疫情初始,香港重症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市民生命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香港只要有求,祖国必定有应。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援港抗疫,内地专家和医护人员来港指导抗疫和支援检测工作,各类抗疫物资迅速运抵香港。由内地援建的多个社区隔离设施和方舱医院,让香港市民见证了“中国速度”“中国效率”。随着疫情缓解,香港社会对防疫政策出现了很多观点和声音。我立即指出,唯有坚持“动态清零”而非 “与病毒共存”的抗疫策略,唯有坚持优先“与内地通关”,唯有坚持与祖国同发展共进步的道路,才能帮助香港尽早走出疫情,重新走上发展之路。这次新冠疫情给香港上了一课,让香港各界充分认识到,每当香港面临苦难时刻,是中央政府和十四亿中国人民向香港伸出援手,拯救香港于苦难之中。香港同胞始终同祖国风雨同舟、血脉相连。中央政府和十四亿中国人民始终是香港最坚实的靠山。

图片3

2018年4月,陈冯富珍走进校园。

培养专业领域青年一代

作为清华大学卫健学院创始院长,我高度重视全球大学作为知识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带领卫健学院与世界顶尖公共卫生学院开展深入合作,特别是在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科研合作等方面。过去两年,我很努力与美国、瑞士、新加坡、泰国、智利、墨西哥及非洲多国的公共卫生学院构建合作平台,着力提升中国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支持健康中国建设,推动部校合作,校企、校地合作,注重加强中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在我的积极推动下,多项合作得以达成 :2021年3月, 清华大学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签署《清华大学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战略合作备忘录》,在智库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2021年3月25日,清华大学卫健学院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开展消除病毒性肝炎方面的合作 ;2021年4月6日,清华大学卫健学院与农工党中央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智力资源集成共享、重点课题合作、学术研讨合作等方 面开展合作 ;2021年5月,我带队前往深圳腾讯健康医疗事业部访问和调研, 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开展紧密合作,从理论、技术、政策等多维度展开创新性研究……

我注重培养青年人。我专门面向清华附中高二学生、清华大学求真书院学生做了两场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与公共卫生”的英文专题讲座,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及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切入点,向同学们讲解了“发展”的重要性,并就“青年人的责任与未来发展”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殷切的期望。

我想,这些举措彰显了身为政协委员的担当 :5年来,我坚持履行委员义务、遵守委员纪律,加强政治学习、强化责任担当,带头团结群众、发挥桥梁作用,发挥专业优势、培养青一代。

放眼未来,政协双向发力职能显得尤为重要,人民政协在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发挥大团结大联合的作用上不可或缺。每一位港澳政协委员都必须发扬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担当精神,全面落实“一国两制”及“爱国者治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政协委员奋斗的足迹。


本文选自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编著的《同心筑梦——港澳台侨委员履职故事》

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