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同心筑梦·港澳台侨委员履职故事
增进民生福祉 凝聚发展力量
林淑仪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工会联合会荣誉会长
过去五年,是新中国发展历史上一段极不平凡的关键时期。正当我们在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同时,疫情暴发造成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深刻地重塑着国际秩序。危难当前,国家不忘作为大国的担当,先在短时间内成功遏制疫情蔓延,再向世界各地输出防疫抗疫经验,继而带动全球社会及经济重回发展轨道。五年过去,国家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等庆典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昂首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回顾这五年任期,我积极参与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各项活动。作为来自香港地区的委员,我既参与国家建设,又参与特区社会事务,发挥着双重积极作用。作为工会代表,我带头为广大劳工及基层市民争取应有的权益保障,既着力政策宏观部署,又着眼民众生活琐事。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我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始终坚持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致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保驾护航。
2022年,林淑仪(右三)带领群众支援特区政府,组织包装及派发防疫服务包。
走在防疫抗疫最前线
2020年初,香港特区在“黑暴”及疫情双重夹击下,经济几近陷入停摆, 广大劳工及基层市民更是首当其冲。我在这段艰难时期一直走在最前面,与市民并肩作战,通过香港工联会强大网络,在短时间内推出多项应急措施,重点项目包括 :同年2月下旬开设“口罩工场”生产本地口罩,免费派发过千万个口罩给基层和前线工友 ;3月设立“紧急失业慰问基金”,筹募及发放1500万元慰问金,协助失业工友渡过难关 ;关怀独居长者,发起募捐并赠送逾万个爱心食物包 ;以及在同年2月至12月期间受特区政府所托推出“寄药行动”,为滞留内地无法返港复诊取药的港人快递逾3万份香港医生处方药物。同时,我们亦得到全国总工会、广东省总工会以及多个爱国爱港社团大力支持,通过组织抗疫义工大行动,转赠防疫物资给前线人员及有需要人士,体现出中华儿女“一方有难,八方来援”的优良传统。
疫情反复不稳,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打好这场持久战。2022年初第五波疫情来得更为迅猛,远超特区公营医疗的承载力,中央再次施以援手,援建的6所方舱仅仅一个月就全部交付,约2万隔离床位旋即投入使用,亦再一次给予香港特区强有力的支持,克服一次又一次难关。在之后全港派发“防疫服务包”行动中,我与香港工联会一众义工继续本着“狮子山精神”,深入各区派发逾百万份中央援港抗疫物资,无论是前线义工还是受众,都对国家的关怀和支持有更深刻的体会。
2019年,林淑仪(中)在记者会上严厉谴责“黑暴”危害社会安宁。
巩固爱国爱港中坚力量
香港作为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在2019年经历了一场回归以来最严重的政治风波,风雨飘摇,社会失去了秩序和安宁。面对“黑暴”相关违法事件,我积极发挥爱国爱港力量的中流砥柱作用,义无反顾走上街头,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支持特区政府止暴制乱。我仗义执言、及时撰写文章、举行记者招待会、组织社会行动,在多场“反暴力救香港”集会站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 更多次组织工会成员到警署支持警务人员严正执法,率领会众到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指责对方伪善卑劣,以及组织群众清理路障及马路上杂物,身体力行守护香港。
在2020年中审议通过香港国安法立法期间,我连日在全港“撑国安立法” 街站收集市民支持签名 ;在法例通过后,继续在街头宣讲中央政策主张及相关条文。五步一小站、十步一大站,成为香港社会由乱及治的一道风景线。不少街坊更向我表示国安立法回应了他们对香港重回正轨的盼望,感谢中央出手止暴制乱。同年 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爱国者治港”标准,我在街站以及在记者会上多番狠批“揽炒”议员的恶言恶行,在其后3场重要选举中,积极动员义工投入电访、家 访、街站工作,为参选人宣传拉票,确保新选举制度从出台到落地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
随着香港社会秩序逐渐稳定,应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做好建设工作,也要着力固本培元,强化港人爱国爱港情操。“一国两制”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伟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出席了多场研讨会、座谈会及主持讲座,推动民众更全面、更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香港特区的关系,把国家发展与个人自身经历紧紧相连,增强作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2019年,林淑仪(右三)率领工联会大湾区关注组拜访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
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下的重大发展战略,我在2018年初牵头成立了“工联会大湾区关注组”并担任召集人,通过工会及内地咨询服务中心网络,广泛收集两地居民的意见,并多次拜访中央政府、广东省政府及特区政府官员,就国家新时代发展需要建言献策,也就香港特区的情况及港人关注的议题反映意见。在这5年履职经历中,我先后提出了20多项政策倡议及社情民意反映,当中接近半数建议被采纳并在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逐步实施,包括 :取消港人在内地银行开户需提供内地住址证明、简化港人使用回乡证在内地办理各种事务的手续、取消港人在内地工作需办理就业证要求、让内地港人参与国家社会保险,以及直接在内地补办和换取回乡证等。这些以促进湾区融合发展、人才互通、民心相通为目标的政策,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港人投身湾区建设掀开了新篇章,让人民群众更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的无比支持和关注。
过去参与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有追梦的心,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会有参与国家发展、体现自身价值的位置。故此,我把握每一个与群众交流的机会,特别勉励青年人要放眼祖国大地,主动在国家发展新征程上接力奋斗。我建议中央及各地政府在大湾区内有规划和系统地宣扬中华历史文化、形成更好的文化共同体,不仅有利于凝聚人心,也为湾区融合发展打下更坚实基础。
“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其优越性及生命力在于人民勇于把握每个历史当下,一同创造更有利的发展条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过去,“一国两制”维持了香港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随着祖国繁荣富强,香港同胞的发展前景更胜往昔。今后,特区上下将秉持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贯彻和维护“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与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战到底。
本文选自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编著的《同心筑梦——港澳台侨委员履职故事》
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