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同心筑梦·港澳台侨委员履职故事
深港同行一家亲 携手共筑中国梦
李贤义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信义集团董事局主席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深圳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非常荣幸受邀出席庆祝大会并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肯定了深圳模式、特区贡献,为深圳未来更好发展提供根本遵循,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总动员令”。我和所有参会者一样,听了讲话之后感慨万千、热血沸腾,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2020年10月14日,李贤义在深圳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
缘起深圳 创新敢为是奋斗者之城精神内核
20世纪50年代初,我出生于著名的侨乡——福建石狮一个普通的华侨家庭。 1979年,全国上下春雷涌动,乘着这股改革的浪潮,我开启了信义长达40多年的创业之路。20世纪80年代初的深圳,到处尘土飞扬充满生机,各项建设如火如荼。可以说,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成就了信义,是深圳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成就了我们。作为深圳众多奔跑者之一,我很荣幸成为深圳奇迹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对深圳充满了感情和无限热爱。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我深受启发,随即有了一个大胆创想,创办一所两地青年、两地学生、两地教材、两地教育制度都充分融合,既遵守内地规定又符合香港教育模式的学校。这是快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最直接行动,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支持香港发展。
在教育方面我也算是一位“老兵”。早在1993年,我曾捐资800万元设立了教育基金会奖教助学,至今已在全国捐建希望学校80余所。虽然我对直接兴资办学还没有经验,但我愿意大胆尝试,因为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在先行示范区、经济特区双区驱动的优势下,值得所有有梦想的人大胆尝试。
同心同向 首所深港示范学校成共同期盼
设想变为现实。我迅速成立工作小组,围绕政策研究、学校选址、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办学及升学模式研究等展开全面工作。经过调研我发现在内地 的港澳同胞不断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27000多名深港跨境学童返校学习及跨境上学面临不少困难 ;其次是中资企业派驻香港人员子女就读问题很突出,面临着在港就读不能超过7年的问题。尤其是香港社会动荡后,既担心子女在香港就读被刻意针对,又十分害怕孩子被反中乱港教师及学校洗脑。相当一部分爱国爱港人士包括爱国爱港公职人员希望子女能在内地有好的学习环境接受爱国爱港教育。上述的调研情况更加坚定我创办学校的想法,办一所符合香港教育模式满足内地教育要求的学校——“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就是用行动解决爱国爱港人士后顾之忧,支持爱国爱港人士的实际举措。这一创想得到了香港中联办、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攻坚克难 新校落成展现“深圳速度”
实现当年启动、当年建成、当年招生开办目标,难度着实不小。深圳构建了市区两级高效联动、合力推进机制。学校所在地龙华区委区政府成立服务专班,按“白 + 黑、5+2”的工作模式全程保障、全程跟进、全程落实项目建设,采取“周例会 + 日反馈”相互补充,精准发力的超常规机制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半年里,指挥部始终是热闹的,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件件事情的落实, 半夜热火朝天的工地,灯火通明的办公室以及加班后席地而卧的工作人员,作为倡议者的我被服务专班成员所展现出的敬业、执着、拼搏精神所感动。
在半年里,项目得到了相关高层领导的重视与关注,给予参建人员巨大的鼓舞与鞭策,也充分证明深港两地政府为民谋福祉的强大动力,充分证明深圳及内地支持香港发展抓手有力、举措实在。我也明确指示学校建设指挥部,要保安全、保质量,投资不封顶投入不设限,全力以赴确保如期开学。
赶进度、抢工期,春节假期、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等不确定因素造成建设成本大幅增加,仅外运土方一项就投资达一亿多元,远远超出计划。“为了孩子,一切都是值得的。”从2021年2月10日签约启动到当年9月6日实现首届开学,仅仅用时208天,这是突破两地教育体制快速实现民生项目从意向到落成的“深圳速度”“深圳奇迹”。
2021年9月6日,国内首所以深港教育融合为目标的内地香港课程双轨制K12学校——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在深港两地政府及香港中联办的见证下建成开学。
先行先试 多方面彰显为人先魄力
开创性创办这所学校涉及内地、香港两地两种教育体制,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不仅需要高效专业、敢闯敢试的决策机制,也要有善思愿为的团队。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如香港教师在内地的执教许可问题, 重新编制教材的合规审核审定问题、两地学生融合课程安排问题、香港青年内地就业税收优惠、就业居住问题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每周都在学校指挥部参加会议促沟通,下沉工地盯进度,全程列表挂图、抓实销项,解决各类问题。2021年2月,学校签约启动并动工建设 ;4月,学校针对学生多元升学模式全面获得教育专家及教育部门认可 ;5月,深港两地政府教育政策联席会议顺利召开,明确深港同步加大力度推动扫清深港两种教育模式下实现快速、优质融合的障碍 ;6月,获得办学许可,学校招聘的首批香港教师顺利抵深,实现香港教师批量在内地就业的突破,标志着港澳教师深圳执教政策障碍被清除 ;6月,专门针对培侨信义学校教师的住房保障方案得到批准 ;7月,经审核审查的香港教材运抵学校,标志着内地正规学校可使用合规的外部教材 ;9月6日,学校顺利开学。这些都是大家努力拼搏的结果。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回归25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帮助广大青年解决学业、就业、创业、置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方位、多渠道拓宽香港青年的就业、创业路径,为他们认识国家、融入国家、热爱国家创造一切可能。
本文选自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编著的《同心筑梦——港澳台侨委员履职故事》
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