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3年第五期
笔、刀之艺的追求与境界
新牙医(油画)160×200cm-2019年-王永国-第13届全国美展收藏作品
约十年前,王永国以一组“牙科诊室”形象的人物画作品给油画界留下深刻印象,他率性、大胆的造形手法和酣畅的白色与灰紫色、灰兰色、黑色形成的视觉对比,加之恣肆捭阖的笔触风格,形成一个完整的油画语言面貌,在当时那个满眼刻划深入、细腻光滑的画面趣味环境中,显示出一种个性鲜明的特点。
追梦人之一(油画)120×100cm-2016年-王永国
王永国的近期作品,延续了他一贯的作品风格,但题材多集中在表现南方白墙黑瓦绿树的风景。画风景与画牙科诊室的最大差异,是后者的主题形象相对“罕见”,因而其形象组合与油画表现性趣味的结合更易“出效果”。而风景画首先需要面对大家视觉上熟悉、形态上类型化的景观,更要面对前人表现同类题材的大量作品意象,这给画家的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王永国直面这一挑战,一方面源于他对自己油画语言感觉的自信,一方面也显示了他对油画写意性的探索欲望。
古巷深处(油画)60×70cm-2014年-王永国
写意性,在近几年成为油画界一个热词,狭义上讲,是针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刻意关注细节真实、造型优美、形象与光影设计经营的普遍性倾向而形成的一种逆向的趣味反弹;从广义上看,中国当代美术力求呈现出更具民族气质的美学表现力,使得大家选择“写意”来承载了这种文化理想。如此,“写意”作为一种绘画语言的率意表现性和绘画的民族品格彰显,成了当下中国油画艺术的文化关怀与审美新风的语言性表征。这一新表征与王永国一贯的艺术特点的内在契合,应该说既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挑战。巧合,在于王永国油画语言的一贯率性写意特点构成了他的基本风格,但这一风格更多“西方韵味”(如牙科诊室系列);挑战,则是他必须让自己原有的油画语言风格向更加“中国味”、更具内在写意性而不是外在表现性的方向上推进……因而,他选择了典型的南方村落风景作为自己的绘画形象,企图用“熟悉的”形象符号装载自己力求从“西方感”走出的语言经验。或者反过来,用类型化的南方风景意象,来启发自己笔下油画感觉的“写意”韵味体验。
神的巫山(油画)60×160cm-2023年-王永国
对进行艺术创作的人来说,能够产生自己满意的作品不容易,能够生成具有语言特质的艺术表现性更不容易。王永国这批作品表现出的探索性特点,在于他对运笔、色彩、画面结构等语言要素表现力的专注,如《古巷深处》《屏山长云》等作品,以油画特有的丰富色层肌理、笔刀之痕等语言形式,将类型化的南方村落表现为一种深具油画美学品格的意象呈现,这种油画美学是具有浓郁中国味的。
原故乡的风景(油画)80×100cm-2023年-王永国
写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凝结于笔意、墨韵的审美意象中,清逸、高古、水韵、荒冷、墨戏、老辣。在西方油画语言中,现代表现主义在形象传达中的癫狂、本能、反叛、特立独行的艺术性格,建构了西方油画语言的表现性特征。以油画的材料去表现一种对中国绘画写意性的体验,则需要艺术家在中西绘画语言的融合实践中,获得一个新的体验与呈现。王永国的这种体验与呈现,集中表现为静与远。所谓静,他的风景作品局部看上去笔法、刀法率性而恣肆,但整体构成的画面意境幽深而淡逸;所谓远,他的风景画以丰富的笔触、刀痕表现性将形象提炼为若隐若现、欲近还远的画面意象,忽略细节而凸显笔、刀之艺的独特美感,形成了他独具特点的旷远而亲切的写意性油画经验……
天-路(油画)60×80cm-2023年-王永国
王永国在油画艺术的探索过程中有过许多困惑、停滞与失意,也有许多兴奋、心得与反思,他新近推出的这些作品是探索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显然这个断面体现了他在不断努力跨入新的艺术境界,他自信地赋予了油画笔触、刀法、色彩、肌理更具中国味的审美体验,看这些作品需要细品,需要慢观。同时,希望作者在自己的追求中保持耐心,不断精致化自己的艺术体验与呈现—艺术,最可贵的是境界。
收获季(油画)120×100cm2023年-王永国
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生活节奏中,静的心态与远的眼光变得更加珍贵。艺术可以给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贵体验,这是我喜欢并欣赏王永国近期作品的一个真切印象。
(作者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博士生导师)
牙医之二(油画)80×100cm-1998年-王永国
雨-荷(油画)25×25cm-2021年-王永国
王永国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特邀创作员、山东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画学会常务理事,烟台油画学会主席。
自1999年起参加几十次各类艺术机构组织的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奖。2018年举办“境—界”——王永国油画个展;2023年举办“境—花”——王永国油画作品个展。
责任编辑:杨文军
版面设计:汤炜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