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3年第六期 2023年第四期 2022年第五期 2022年第四期 2022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二期 2022年第一期 2021年第六期 2021年第五期 2021年第四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3年第五期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2024年01月23日 12:54  |  作者:李少文  |  来源:《画界》2023年9月第五期 分享到: 

焦洋,是一位多产而又作风严谨的艺术家,她自幼便在父母和老师的教育和影响下,受到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浸润和熏陶,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功底和传统艺术的坚实功力,并沉浸于孔孟和老庄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她也继承了士夫精神的情怀和趣味,发扬了中国绘画中的高雅超迈的文人精神,同自身与生俱来的“匠人”传统,遂渐渐形成了她的绘画的品诣和精微入微的工笔画风格。

她是位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善于抒情的“诗人”,只不过是用她的画笔写出,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在文学上,诗词的蒙养使画面有生动的气韵,如蒋骥所说:“笔底深秀自然有气韵,此关系人之学问品诣,人品高学问沉、下笔自然有书卷气,有书卷气即有气韵。”

宝钢建设(国画)555×323cm-2021年-焦-洋

宝钢建设(国画)555×323cm-2021年-焦-洋

她的画是诗,诗即是画,诗画相合,是一整体。即如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便与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就是如出一辙,意境相同,老翁身披蓑笠聚精会神的注视着钓竿,四围是白茫茫的湖水,气氛寂静,寂静,静的全能听到老翁的微微呼吸。同样,诗的境界也是寂静,鸟儿飞去了,人也消失了踪迹,只有白茫茫的雪色,只有老翁孤默的垂钓在风雪中。两个作品的意境何其相似乃尔,全都突出了悠静的、清空的境界。出现的角色只有孤舟与渔翁,而舍弃了多余的一切。

指南针与航海(国画)510×380cm-2016年-焦-洋

指南针与航海(国画)510×380cm-2016年-焦-洋

她的作品就具备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到精神,在画中选了几个简单的萋萋碧草、静静池水、习习微风的场景,配合人的悠静身影,突出了人的万种风情和少女的情怀。如《萋萋依依吹绿夏风》描绘了栖息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恬静而舒适。《满的水》描绘了一池静谧之水的沙岸,少女无声而悠悠自在的身影。《寂静谷》中,少女闲适地依偎在草丛中,仰望天空,无限遐想。《等风来遇雨》中,姑娘手撑一把伞,迎着风儿和雨丝,从容漫步,任风儿吹着飘飘的长发,草儿扑伏在地,随风俯仰。《绿风习习夏草长》中,少女趟着细细的草儿,漫步容与,习习的风儿吹散少女的一头青丝。这一切全都是无声的世界,而发出勃勃生机,微风起于青萍之末,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漫天莹莹点-千里共婵娟(国画)240×200cm-2016年-焦洋

漫天莹莹点-千里共婵娟(国画)240×200cm-2016年-焦 洋

所有这些,全是用虚虚的手段,这正是工笔的写意精神,正如郑绩所言:“画不求工,意不图形,又贵会写不会写之间,或似不似之际,庶脱画匠。”在画中注重情趣的表现,抓住情字,抓住典型的动态,少女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态。对周围事物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无须多余的笔墨,只寥寥数笔就将少女的青春涌动、对周围事物的无限遐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作者除有着务求清新、超凡脱俗的能力之外,对现代生活大工业题材,亦产生了兴趣。《草原钢城》运用现代构成的手法创造了一幅大兵团作战的场景,用直线相互交织,大小方块的黑白交错,符合黄金分割构成,节奏铿锵,其中工人的操作、飞舞的钢花、腾涌的烟气构成旋律,穿插其间,顿使生龙活虎的炼钢场面活跃起来。又如《筑路人》一幅,同样用构成的手法,将画面分割成“之”字形的黑白两大块,又用红色大小长短色块,缭绕其间,顿使钢铁般的结构中,贯穿一条活泼的华彩乐章,使紧张的筑路场面,生动地展现在观者面前。

筑路人(国画)240×200cm-2014年-焦-洋

筑路人(国画)240×200cm-2014年-焦-洋

《指南针与航海》则用“S”形的构图跌宕的结构,由近及远散布在整个画面。又用大海的蓝、黑色的块,形成整体的空间。大面积的蓝色块,色彩艳丽,是全画中的活跃部分,各式的建筑叠加在海岸,在大海中大大小小的船只,点出了画的主题,颇引读者注目,形成最恢宏的场面。黑色空间中的船只,由近及远组成了两条“S”形纵线,很自然的使人们联想到中国的航海史和中国科学发明指南针,这是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平湖·萤映影》描绘一叶小舟,自由地飘荡在夜间的湖中,船上的乘客们悠闲地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情,点点繁星倒映在水中和水中泛起的波纹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夜游图。

萋萋依依吹绿夏风(国画)78×28.5cm-2013年-焦-洋

萋萋依依吹绿夏风(国画)78×28.5cm-2013年-焦-洋

《漫天莹莹点·千里共婵娟》同样以点的构成完成此图,渲染了节日的热烈气氛,欢乐的人群与远近点点的孔明灯,共奏了一曲热情洋溢的“欢乐颂”!别具匠心的是中间沉静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为读者点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愫。

总之,焦洋的每幅作品都倾尽了自己的心,匠心独运。记得唐朝诗人刘禹锡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焦洋是一个真诚的画家,一个坚持传统而具现代目光的艺术家,一个忠于内心、爱我所爱的艺术家。

钢的城(国画)308×208cm-2011年-焦-洋

钢的城(国画)308×208cm-2011年-焦-洋

焦 洋

1982年生于天津。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青年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常务理事。2009年,获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银奖、“微观与精致”第二届全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艺术展丹青奖;2010年,获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奖;2011年,获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学院工笔”第二届全国青年工笔新锐艺术展新锐奖;2015年,获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2020年,获第二届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2021年,获“百年华诞 央美贡献”—中央美术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荣誉表彰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徐悲鸿奖”等。


责任编辑:张月霞

版面设计:汤炜

未标题-1

2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