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4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政在协商
建诤言办实事 共促城乡融合发展
——四川省委书记与委员共商县域发展
人民政协网1月24日电(记者 韩冬)“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推动四川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需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推动落实。”1月23日上午,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来到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联组会现场,听取有关界别委员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建议,并与大家面对面交流。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域发展,鲜明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命题,强调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四川必须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会上,10名省政协委员分别围绕加快行政审批权限下放、深入实施农村能源革命、不同类型县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供销社改革、打造品质中心镇、强化县域技能人才支撑、高质量建设宜居韧性县城等提出意见建议。
“加快构建‘成都都市圈+省域经济副中心+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的现代新型城镇体系,推进县域内产业协同、功能整合、空间重构”“将地理标志产品纳入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资源,做好‘增值’文章;塑造品牌,做好‘带动’文章;夯实基础,做好‘配套文章’;优化环境,做好‘保护文章’”“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着眼提高‘宜居’乡村建设水平、丰富‘宜业’乡村建设内涵、提升‘和美’乡村建设品质,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来自民盟、致公党、农工党界别的省政协委员罗友平、包国容、毛中根,分别从强化县城产业支撑、做大做优地理标志产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方面提出建议意见。
王晓晖听后表示,城乡二元结构破除,是必须解决的最后一个堡垒,十分必要,十分紧迫。他要求与会的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推进过程中,要把握好做强优势产业的问题,找准主攻方向、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统筹好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提升产业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产业真正强起来,形成各自显著的产业名片、经济标识。
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培育打造200个省级百强中心镇,建设一批产业强镇、文旅强镇和商贸强镇。省政协委员刘宁针对三种类型县域给出了三种不同的发展建议;来自达州的省政协委员胡杰围绕打造品质中心镇,就目前还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充分、产业发展不强劲、人口吸纳不明显、城镇管理不精细等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认真听完委员们的发言后,王晓晖表示,发言有很强的建设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听完以后很受启发,体现了四川政协的协商水平,相关部门要认真梳理,将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吸纳好、转化好。他鼓励委员们,要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实施等,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不断汇聚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