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4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政在协商
科教人才既要“培植”又要“移植”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与委员共话创新驱动科教人才事业发展
人民政协网1月25日电(记者 肖亮升)广西是富有创新传统的热土,创新是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聚焦创新求变,准确把握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方法论,积极塑造良好创新环境和创新生态,坚决破除条条框框、思维定式的束缚,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激励担当作为的体制机制,更加关心爱护人才,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力争在新领域新赛道上迎头赶上。”
“要聚焦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处理好创新和转化、‘移植’和‘培植’、协作和得失的关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促进科技成果快速高效转化和持续创新,更好汇聚创新驱动发展合力。”
“要聚焦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把创新的落脚点放在产业上,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把握科技人才这个关键,抓好集成创新、产业牵引等重点工作,积极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使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1月23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参加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九三学社、科协、科技界一组、教育界一组联组讨论,与政协委员们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围绕“坚定不移创新求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题,委员们从不同角度谈体会、提建议——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仍是制约广西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问题。”在陈正理委员看来,应建立健全“企业出题、科技答题”机制,实施产业类科研项目企业牵头制,鼓励创新者创业,允许科技人员离岗或在岗转化科技成果。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提升科技成果吸纳能力,强化政策支持,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发展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完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模式,突出成果转化占比。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建设水平,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容错纠错机制。
“工程技术人才担负着广西发展重任,是推动广西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覃洁委员建议,建立自主培养体系,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依托产业平台培植本地卓越工程师、拓展推广应用创新方法和举办创新方法培训,做好“厚土培植”文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开放交流力度,引才引智,实施“带土引植”工程、推进“海智计划”、开展“外乡银龄引智”计划,做好“带土引植”文章。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实施“紧缺工程技术人才提升工程”,做好“壮林成材”文章,培养造就广西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吕继兵委员认为,当前广西与东部、中部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数字资源流通共享能力有待提升、城乡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政策支持及资金投入等诸多问题。要建设全域感知的融合基础设施,统一开放数字通信设施,构筑数字广西“新基座”。充分释放数字政府建设牵引力,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统筹各行业公共治理需求,深化数字创新应用,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在数字化治理领域深度融合。构建“政府统筹、各方参与、开放共享、市场运作”新格局,共建共享“数字丝绸之路”,为数字广西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教兴桂战略、人才强桂战略的重要载体,应充分调动发挥高校力量。”王敦球委员提出,要解放思想,以系统观念谋划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教育、科技、人才视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相互联系的要素。要开放发展,以人才队伍建设激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引”“育”“留”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文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刘宁认真倾听,要求有关部门认真梳理研究政协委员的发言,加快转化为具体工作思路举措,更好促进广西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