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4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政在协商

惠民生 善治理

——江苏省政协全会热议加强民生保障和基层治理

2024年01月26日 23:06 | 作者:江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月26日电(记者 江迪)江苏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加强民生保障和基层治理,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展开热烈讨论。

江苏是全国首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之一。“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党领导的卫生健康战线的主力军,也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魏嘉表示。她建议,优化资源布局,建立合理有序的诊疗格局。通过多院区建设、拓展集团医院、构建医联体等方式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持续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探索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鼓励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立药品联动管理机制,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

如何对全民健身进行更广泛、更有力的保障,首要的是更好地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无锡市体育局局长陈奕委员建议,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强化用地的功能混合,综合利用绿色空间和公共空间建设运动空间。对家门口运动空间包括综合运动场地,出台建设标准进行有效指导、联动管理,提高建成后的使用率。省级层面指导各地建设全民健身综合服务平台,围绕群众体育服务领域高频需求和关键问题,为群众提供线上场馆预约、科学健身在线指导服务等智慧化服务,逐步实现资源的整合联通,准确掌握全民健身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据调查,婚姻家庭类纠纷是村域三大矛盾纠纷之一。南京市妇联副主席唐晓娟委员建议政法部门牵头,加快完善婚姻家庭纠纷防范化解综合体系建设。应广精结合,提升“网格化”管理服务质效。在空间上推动工作全覆盖,特别是要覆盖园区楼宇工地等区域的流动、暂住人员家庭;在队伍上推动网格员专职化;在服务上推动精准化,找准服务对象,选准服务内容;在手段上推动数字化。

面对逐渐上涨的老龄化趋势及庞大的老年群体需求,江苏省较早开始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杨海燕委员注意到,长护险制度是从城镇开始试点的,在服务供给上城乡还有差别,难以满足乡村老年人的需求。建议选择有代表性、条件许可、风险可控的农村地区开展试点工作,持续总结评估试点经验成效,逐步扩大农村村委会主任护险试点范围。应建立统一的长期护理需求认定和等级评定标准体系,并适时开展长护险制度立法工作,建立健全长护险违法违规行为处罚机制。

委员们还就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提升居家养老能力,加快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江苏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夯实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等提出具体建议。

副省长方伟听取委员们的建议,他表示,委员们问题点得准,措施提得实,省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梳理研究,广泛凝聚智慧,促进工作水平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努力做到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我们将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围绕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强化“一老一幼”服务供给,稳住重点群体就业,兜实扎牢民生保障网,提升公共服务支出精准性,增强数字化保障水平,创新工作举措,补齐短板弱项,助力江苏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


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