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协商花开香北疆 同心聚力向未来>新闻动态
“委员通道”上的这些声音,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人民政协网呼和浩特1月30日电(记者 宋宝刚 王亦凡 王慧文 袁世鼎 汪凯)推动种业振兴、加强能源安全、倡导多元化就业、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1月30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举行,4位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走上通道,讲述履职故事,凝聚奋进力量,为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彰显了政协委员的使命担当。
“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这是内蒙古地理位置独特、资源天赋异禀的写照。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张洪所在的中国大唐是国有特大型能源央企,在内蒙古深耕近30年,涉及火电、新能源、煤炭、煤化工、冶金、化肥等多个领域,先后建成了世界最大燃煤电厂——托克托发电厂、世界单体最大风电场——塞罕坝风电场等。
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张洪表示,作为中央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将全面深化与自治区的战略合作,全方位助力自治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打造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护佑中国北疆绿、建设亮丽内蒙古上走在前做表率,以实际行动助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华彩乐章!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区健丽是一名港区政协委员。2011年,怀着“让中国人吃到放心猪肉”的想法,她在内蒙古赤峰市投资建设了一个大型养猪场用于培养优质种猪,深耕育种十余年,围绕种源问题、育种生物芯片、分子育种算法等限制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环节持续进行科研探索与研发。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多年深耕育种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让区健丽深刻地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她表示,未来将继续锚定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目标,汇集资源力量,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取得一批重大突破性成果,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做到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为民族种业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京蒙协作‘医疗倍增计划’让内蒙古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郭欣君分享了一组数据:截至2023年底,内蒙古自治区7家医院与北京市专家团队签约23个,全区315家医院与北京市276家医院建立结对关系。
“在凉城县,一名75岁的患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这种情况死亡率极高。在北京协作专家的支持下,患者经过一个月的抢救治疗后病情好转并出院,也极大提高了内蒙古医疗队伍对此类危重症患者救治水平,这样的例子在全区各地各级医院数不胜数。” 郭欣君感慨,“通过‘政府搭台、政协助力、卫健推动、医院协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内蒙古老百姓的高发病、常见病问题,打造了一支支草原上带不走的医疗队,真正实现了‘看病不用去北京,北京专家在内蒙’。”
“转变就业观念,倡导多元化就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包斯日古楞表示,“多元化就业”能够解决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教育背景和职业技能的人群在不同行业和职位中就业,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劳动力市场,让不同层次的劳动者百花齐放、术有专攻。
“但多元化就业不是万能的。在实践中,还面临着收入差距高、职业垄断和失业等问题。”包斯日古楞建议,人社部门应该完善职称评价等标准化流程,推动更加公平的劳动合同和薪资机制,引导劳动力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之间进行优化分配。此外,建议用工单位或平台公司建立团队关怀体系,提供培训晋升等各种机会,让灵活就业人员拥有更多安全感。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