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协商花开香北疆 同心聚力向未来>声动北疆
内蒙古自治区王岩委员:
牛粪污染遇上蚯蚓养殖,“博士智囊团”这样变废为宝人民政协网呼和浩特2月2日电(记者 宋宝刚 王慧文 王亦凡 袁世鼎 汪凯)一个博士工作站,带动打造了“循环种养”全产业链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现场,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王岩讲述了乌兰达坝博士工作站是如何实践科研与环境治理协同发展,与产业振兴同频共振的故事。
“在乌兰达坝苏木,养牛是当地最主要的产业,但随着肉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草场退化、养殖技术跟不上、效益上不去,尤其是牛粪污染成了当地一件头疼事。”王岩说。
2022年,乌兰达坝苏木引入蚯蚓养殖这一创新产业,老百姓开始收集牛粪用于养蚯蚓。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结合自身肥料研发专业,王岩带着团队展开实验,又把蚯蚓粪变成了蚯蚓粪肥,实现了牛粪变废为宝。
时值乌兰达坝博士工作站正在组建,从品种繁育、新技术集成到新业态探索,王岩把相关领域的博士、专家都拉进了群。2023年2月,乌兰达坝苏木博士工作站成立,32名博士、专家组成的“智慧大脑”围绕草原土壤植被监测、饲草品种和犊牛健康等领域,助力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获得了当地百姓点赞。
受到博士工作站的启发,王岩认为,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由农牧业产量大区转向质量强区,实现乡村振兴,还需要在科技创新、人才供需、产品打造等方面下大气力。
王岩建议,打造涉农涉牧研发平台,探索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联合攻关,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服务平台和科研创新载体。
同时,构建科技人才服务体系,通过科技人才库和多样化引才策略,完善人才生态链,创新多层次人才联动机制,激励企事业人员联动,推动科技特派员入企联企行动,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此外,通过养殖示范区域创造优质农业技术创新投资环境,建立标准化加工工厂,提升生产能力。整合农畜产品资源,建立纵向一体化的流通体系,发展互联网+农牧业+精深加工+配送中心模式,形成跨区合作、产加融合的上下游产业链合力,构建科技支撑全产业链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编辑: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