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3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履职风采
“从新、从心、从信”
——访2023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获得者郭媛媛
“提交提案12件、社情民意36篇,调研6次、双周座谈会3次、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4次、专题协商会1次、学习活动7次,在委员履职平台约26个主题议政群发言……”
2023年,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参加了126次全国政协各类活动。而这些数字背后是她利用繁忙的本职工作以外的时间精力完成的,便愈发令人肃然起敬。
她说:“委员履职于我,因为热爱,从来不是‘业余’;政协委员于我,因为一体,从来都是人生。”她把为国为民当作人生最高目标和价值实现,把当好一名合格委员作为一项事业认真追求。
她“从新”履职。从2011年成为北京市丰台区政协委员开始,郭媛媛已有10余年委员履职经历。2018年,当她第一次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小组会上发言,她这样说:为国为民,我将“从新、从心、从信”出发。
郭媛媛对自己的定位、站位、作为,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期间,她连续担任7期委员读书“国学”读书群群主,并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指导组成员。去年4月,她在海南参加“一带一路”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论坛主旨发言后,接着就参加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的调研活动。飞机落地云南当晚,赶到驻地宾馆,没顾得上吃饭,就打开电脑,准备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首次线上群主会议并发言。在担任提案委负责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读书群首位群主时,她主持推进读书群线下线上活动,并给自己“加码”,每一专题学习结束时都撰写一篇学习体会。她说,站在全国政协的平台上,要始终以勤学的状态、实干的形态、奋进的姿态,定好位、站准位、立正位,作为连任委员,更要有新努力。
她“从心”尽责。2019年,观礼国庆大阅兵,融入在天安门广场群众游行的队伍里,郭媛媛不禁感悟道:党和人民的事业,因纯粹而无阻,因无我而无阻,因投入而无阻!
赴北京门头沟雁翅镇参加“履职为民”活动,参加与白俄罗斯共和国议会主席的视频会议,参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精品文旅路线,构建京津冀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等重点提案办理……各项履职,郭媛媛“在场”率很高。在她看来,能够触摸国家发展脉搏,参与到推进事关民族大业的事业中来,更要践行初心,用心、用情履职尽责。
她“从信”建言。高质量建言,要以问题为导向展开深入、全面调查研究。郭媛媛坚持将建言资政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之上。
2023年5月,“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专题协商会召开前。她专门联系工信部,调研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梳理、了解人工智能发展史及其国内外建设现状等,还注册进入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进行实际应用、体会。开会当天,她带着厚厚的一沓资料,作了题为《通用人工智能加速进化背景下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发言。
到一线调研,她白天认真用眼看、用耳听,晚上用笔记、用心思。2023年7月,她参加“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跨专委会专题研究小组的调研工作。调研结束,在为调研组提供思考对策后,她又完成、提交3篇体现跨界特点的社情民意。
她说,政协是允许专业“融合”、积累“综合”、作为“复合”的平台。委员建言可以跨界“广”,但需思“深”;可以关注“综”,但需议“实”;可以作为“复”,但需建“精”言“准”。
今年,她第4次就未成年人保护问题提提案。每一件提案的关注重点都有所不同。从最初提出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社会体系,到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再到加快解决未成年人司法难点问题。从总体体系设计再到具体问题及司法实践的步步深入,体现出郭媛媛的提案思路,正在转向小切口、大问题,更加关注建议是否能落实、可实施。今年,为了做好相关提案,她深入高检、法庭、学校调研走访,并与法官、庭长等面对面交流。郭媛媛表示,2024年自己将更加努力,在为国为民的委员履职中,全心全力做到更好!
编辑:李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