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位林惠)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在扩大内需、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耕蓝色国土、壮大海洋经济,大有可为。
“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9.8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海洋石油成为我国油气上产关键增量,2023年国内海洋原油产量突破6200万吨,同比增产超340万吨,占全国原油增量比例达到70%以上。海洋电力业产值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3%。”来自环境资源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如何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汪东进看来,融合发展是关键。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用海矛盾日益突出,渤海海域风电、光伏场址与油气矿区重叠面积约占矿区面积16%,单独开发海上风电会导致海域资源的浪费。”汪东进表示,若实现融合发展可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汪东进介绍,当前,海上风电向油气平台供电、风光渔
为此,汪东进建议,一是统筹海洋经济产业空间规划。加强陆海统筹顶层设计,做好区域协调,避免无序使用和重复浪费。将近期与中长期相结合,有序推进从近海向深远海的融合开发进程。合理规划用海空间,简化融合开发项目审批流程,提升“放管服”水平。二是统筹产业发展深化融合创新。不断加强科研院所基础研究支撑、企业科技创新应用科研,形成产学研用高效协同创新体系。加大资金、人才等要素精准支持,广泛开展试点示范,充分激活民营经济活力潜力,促进国资央企与民营企业集聚优势、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