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拜文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

2024年03月08日 09:0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微信截图_20240308090337

全国政协委员孟祥青(左)与拜文汇(右)会后讨论 摄影/记者田福良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张园 李京)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经验智慧。”全国“两会”期间,谈及我国非遗的国际传播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拜文汇感慨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方式。”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拜文汇表示。

“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截至2022年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拜文汇用一组数据介绍了我国丰富深厚的非遗资源。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视。”拜文汇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文件提出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通过中外人文交流活动等形式,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经验,向国际社会宣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拜文汇看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目前,我国非遗的传播力度、国际市场影响力及品牌打造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现实问题和困难,亟待各方共同努力。”拜文汇坦言。

为此拜文汇建议,“在内涵上有提升、渠道上有拓展、业态上有融合和政策的大力扶持等方面下功夫,才能突出亮点、引发热点,才能吸引更多国内外观众关注,才能让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文明与现代对话。”

具体怎么做?“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出台政策‘组合拳’支撑。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建立完整的文化传播体系。此外,还要拓展多维渠道,强化双向发力。利用好国际会议、国际展览、国际节庆、国际比赛等重大平台,充分利用‘高教出海’‘职教出海’,利用网络媒体、社交媒体、新媒体等数字化平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线上展示、互动、教育、推介等活动,增强非物质文化的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拜文汇进一步建议。


编辑:陈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