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张佳琪)国产电视剧“出海”、短剧爆火“圈粉”,背后都有文艺工作者付出的身影。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视协副主席王丽萍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谷好好围绕青年文艺工作者培育问题提交提案,建议政府特别是文旅部门更多关心鼓励青年文艺工作者,完善配套扶持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视协副主席王丽萍(右)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谷好好(左)
目前国有机构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相对较稳定,而“文艺两新”的自由职业者、民营院团中青年创作人才相对较少。王丽萍坦言,体制外的青年文艺工作者在薪资、职称评定、生活成本等实际问题上竞争压力大,有时甚至制约了他们创新创造的活力。她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更加关心非国有机构人才及自由职业者面临的发展问题,在政策及扶持力度上做适当倾斜,旨在打造一个青年文艺工作者安居乐业、创新创造、成长进步的良好生态。
培养热爱文艺的“接班人”,离不开有经验的中老年文艺工作者对青年人的“传帮带”。提案建议加强定期培训和院团、高校帮扶,更加注重文艺的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内容,有效提高青年文艺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谈起短剧发展,王丽萍表示,其实短剧作品也在迭代,观众也会选择,粗制滥造也会被市场淘汰。观众更期待制作精良的作品。王丽萍认为,当创作者把作品带给观众时,也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没有人能忽视新媒体平台、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包括短剧,还有最近文生视频模型Sora的亮相。”她补充解释,“这给文艺创作带来了新挑战,也给青年文艺工作者培养带来了新思考。”因此,她建议更加重视融媒体环境下的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成长,借助融媒体平台,团结青年文艺工作者,助力他们打造品牌、健康发展。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传播方式,培养青年文艺工作者,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向上、昂扬的热情,让青年文艺工作者更强起来。
针对目前存在的文艺工作者下乡采风遇“门槛”问题,王丽萍建议充分发挥各级协会、学会的作用。协会可以发挥组织优势,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让青年文艺工作者拓宽眼界、提升实力,特别是对下生活、采风,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