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位老人都能吃上热乎饭”

——全国政协委员的“外卖小哥”体验记

2024年03月09日 09:36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本报记者 王菡娟

2月29日中午十点半,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福寿苑养老驿站的食堂热闹了起来,社区居民陆续开始排队买午餐,队伍中有三位全副武装的“外卖小哥”:全国政协委员曲伟以及“老委员”朱星、叶友达。他们将在11点左右将刚出锅的西红柿炖牛腩、辣椒炒肉等送至社区高龄老人的家中。

政协委员要给社区老人送餐?没错,他们不仅要送,还要深入了解老人的需求,希望让“每位老人都能吃上热乎饭”。

作为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朱星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社区养老助餐,并在自家的小区进行了“摸底调查”。

他发现社区食堂因为人手不够、成本较高等原因,并不提供送餐上门服务。“现在外卖点餐是很方便,但很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还不够熟练。同时,外卖质量也参差不齐。我认识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两口,特别盼望能将社区食堂的饭菜送上门。”朱星说。

“老年助餐”近年来得到社会广泛关注。2023年10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提出,要把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曲伟和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叶友达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老年人是社会中最需要关注和照顾的群体之一,共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是大势所趋。”

社会有期盼,委员有行动。在得知北京朝阳区香河园街道开展“社区+平台”模式试点,与网络平台一起助力精准解决配送难题时,三位重量级的“外卖小哥”便相约去亲身体验。

“这两个都是一荤两素,一份送蒋建眉老人,另一份送姚秀怡老人,您拿好了。”社区食堂的工作人员熟练地把包好的餐盒交给了三位“外卖小哥”。

“保温没问题吧?这么冷的天,饭菜别凉了。”出发前,曲伟认真地检查了一下保温箱。

老人的家离食堂并不算远,骑上电动车也就七八分钟的路程。接过还冒着热气的饭菜,已经九十高龄的蒋建眉不停地表达谢意,“感谢你们,天气冷,我懒得下楼,还好有你们。”

而姚大爷则早早地等候在门口。“以前都得下楼买饭,现在你们义务送上楼,省了我很多麻烦了。”

据朝阳区香河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丁凯介绍,像蒋建眉这样的高龄老人,街道还有不少。街道工委联合福寿苑养老驿站与饿了么外卖平台达成合作,一起搭建了“街道统筹-驿站供餐-平台送餐”模式的居家养老服务调度中心,在“社区+平台”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与整合,共建专属于为老服务的蓝骑士驿站来为辖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中的高龄、独居老人义务开展送餐上门服务。

曲伟表示,“两会”期间他将提交提案,建议加强政企协同,构建多方参与、可持续运营的助老送餐服务体系。同时,推动生活服务平台适老化改造,鼓励生活服务平台针对老年人字体、色彩、使用习惯等各类需求,让老年人群体看得更清楚、用着更简单。


编辑:陈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