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迪
“你的帽子戴歪了。”少数民族界会议现场,一位委员笑着对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韦震玲说。
“这花竹帽叫‘顶卡花’,是我们毛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毛南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族服饰。现在生活好了,姑娘们都追求美丽漂亮了。戴‘歪’就是为了漂亮。”韦震玲的回答引来委员们会意的笑声。
顶卡花是在帽底编织花纹的意思。它用当地盛产的金竹和墨竹篾子编织而成。
“过去顶卡花是大的,更多是斗笠的作用。毛南族生活在山区,出门经常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姑娘们会把顶卡花背在身后,随时遮阳挡雨。”
1986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成立。当时,韦震玲和她的姐姐都在上中学,一位副县长跑到韦震玲家里。在韦震玲和她姐姐身上试穿民族服装。经过反复比试,最终说:“好像小的顶卡花还是斜着戴更漂亮。”
“以前顶卡花都是很大的,用来遮阳挡雨,肯定得正着戴。我父亲小时候,要翻山越岭从早到晚步行才能走出大山或从外面返回家里。我小时候,车子已经可以开到山下再步行回家。现在车已经直接开到了村里的家门口。家乡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出门也不用再靠顶卡花遮阳挡雨,现在的顶卡花已经成为毛南族人民最心爱的装饰品。很多毛南族的家庭会把大大小小的顶卡花挂在家里的墙上做装饰品。而身着民族服饰时顶卡花就是我们最心爱的头饰,小一点的斜着戴在头上更灵动漂亮。”韦震玲说。
其实,不仅是顶卡花,毛南族的服饰也在变化。“原来只是蓝土布,色彩也没那么绚丽多姿,现在各种颜色和新的面料都用上了。花纹、装饰也越来越精致。”韦震玲说。
更让韦震玲开心的是,一度只在重大节庆场合因为表演等需要才穿民族服装的现象近年来也在悄然改变。“现在,许多毛南族家庭都喜欢购买和留存几套漂亮的毛南族服饰压箱底,家庭聚会的时候或者毛南族节庆时甚至高兴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穿穿。如今在环江县城,有很多订制毛南族服装的店铺,他们不仅服务游客,更服务本地居民。其他民族的同胞也喜爱穿我们毛南族的服装,有的还穿出了国门。我身边有朋友有时候也会穿其他民族的服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国家会越来越好,我们也越来越自信。”韦震玲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