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4年第一期 2023年第六期 2023年第四期 2023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五期 2022年第四期 2022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二期 2022年第一期 2021年第六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4年第二期

古意与精致——刘广的山水画

2024年04月01日 11:11  |  作者:薛永年  |  来源:《画界》2024年3月第2期 分享到: 

编者按:

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标识性符号,其所孕育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作为时代记录者,刘广以笔墨记录伟大时代的历史责任感,以滋养巍巍神州大地、泱泱华夏文明的长江作为描画对象,用中国画家的视角、用中国笔墨的语言、用中国图示的符号,绘制出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精髓与标志。《长江万里图》从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峰画到东海入海口,记录下改革开放建设的伟大成就与新时代发展的历史脚步,以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以长江精神的视觉史诗,以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展示国家文化形象。

刘广创作的《长江万里图》全长3200厘米,高68厘米。本文配图节选其中三段。

《长江万里图》之江西段(国画)-刘-广

《长江万里图》之江西段(国画)- 刘 广

古意与精致,是刘广山水画的特点。

我认识刘广,缘于第二故乡长春。几年前,刘广走进我的陋室,此后常来常往,每次都认真听取我的意见,两次留下作品为赠。其画古雅细腻,其人诚恳少言。

幼时的刘广,就在文化馆学习素描和色彩;后在大学攻读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但他对中国画情有独钟,中学时代已自学国画,临摹《芥子园画传》,也学习齐白石。工作以来他又访名家、拜名师,不断深造,加上自身慧根和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一名很有传统功力的中国画家。 

起初,刘广人物、花鸟和山水均攻,后逐渐确立了山水为主的方向。他的山水画历程与学院出身者相同,也是一边画写生,一边学临摹,而不同之处是刘广又大致践行着董其昌的主张:先师古人,后师造化。他师造化,既饱游饫看,也对景写生。他的写生属于“古法写生”,先画速写,加工时使用古人的图式和传统的笔墨。他在临摹上下的功夫,也许比写生还多。

刘广的创作,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诗意十足的理想山水,画可游可居的生活环境。林峦秀润,水木清华,优雅而谨严,宁静而清新,而且地无分南北,时不分古今,每有古人游走其中。另一种是地方名胜,虽有当地风光的特点,但并不强调景观的古今之异,也似乎有意避免过多地拉开与传统图式的距离。不过,这两类画都流露着现代人向往的清新气息,也力求古意今情的交辉。 

《长江万里图》之贵州段(国画)-刘-广

《长江万里图》之贵州段(国画) - 刘 广

刘广的山水画,从传统而言,可以说远学宋代—尤其是李成、范宽,近学明清。我觉得唐寅和王石谷,尤其被他认真取法,近代重视古法的陈少梅、吴湖帆,也是他学习的对象。有趣的是,他主要借用生活在南方的明清画家之眼来学北宋人,所以他的作品,能够综合古人的笔墨丘壑,既有北宋画的周密不苟、不遗细节,各个局部都完整耐看,又有明清以来南方山水画家的温润秀丽,细腻和雅。 

在写生与创作的关系上,刘广虽然去过很多地方,北方的内蒙、河北、河南、陕西,南方的浙江、安徽、广西,西南的川贵,青海,名山中的长白山、太行山、华山、泰山、雁荡山,武当山、昆仑山、张家界等地,也在写生中理解了李可染的逆光。他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北京周边的燕山山脉,以黑龙潭、百花山、爨底下古村落尤多。惟其如此,他的山水画创作中丘壑的主体:那些裸露的石块组合,那些土包石的特点,那些山脉的蜿蜒,都来自燕山,而远山的秀丽飘渺则取自雁荡山与张家界。 

刘广的山水画,传统是筋骨,西法是补充,三远空间参以透视,石分三面辅以明暗,多处光源变化了光影明灭,干净笔墨增加了画面秀美。既没有媚俗的流行风,也没有欺世的狂躁气,有的是静气和生气,是捕捉大自然气韵的细腻,是笔墨表现情性的精致,是借助与古人对话再与大自然对话的从容不迫,是在熟宣纸上,以洁净无尘的清水研成的水墨一遍又一遍地皴染,因此效果爽洁而清新,颇饶古意而工雅精致。

《长江万里图》之重庆段(国画)-刘-广

《长江万里图》之重庆段(国画) - 刘 广

以往,刘广自觉地从传统出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缓步前行,画风由小笔头到大笔头,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而今,因刘广对用画笔记录时代有自己的执着,画作更笔随时代。他不止一次讲到长江、黄河、长城的系列写生绘画长卷,展开时有传统、更创新,不负刘广十余年前已开始的勾画,他如每次一样都认真听取我的意见,每一幅画卷都是生生不息的新时代故事,刘广作为故事的记录者,用自己的艺术语言与视角,记录、描绘了新时代的绿水青山。

也许,取法北宋人的途径和严肃不苟的作风,都使他的山水画铺陈详瞻,少有大胆剪裁,丘壑林木的描写精细,用力比较平均。为了更上一层楼,他准备一变先速写后加工的程序,在现场坐下来画,直接用笔墨提炼对象,用自己的画法画些实景,以便适当增加作品的现实感。我赞成这种努力,并建议研究玩味一下南宋人一角半边的作品,以求丰富精致中的精炼,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会有更大的飞跃。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刘广1

刘 广字广来,1969年出生于吉林省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美术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院务委员,文化和旅游部高级职称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责任编辑:邢志敏

版面设计:汤炜

未标题-1

2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