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开好社情民意“直通车”,跑出政协助力“加速度”
人民政协网潍坊5月10日电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杨柳絮“漫天飞舞”的季节,而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很多市民明显感觉到今年较往年杨柳絮似乎少了很多,这背后与该区政协委员反映的一篇社情民意信息密不可分。
寒亭区政协委员、区人民医院放化疗科主治医师刘思思注意到,每年杨柳絮飘飞的高峰期,极易引起人的过敏反应,有的人出现打喷嚏、流涕、眼睛干涩、皮肤发红等过敏症状,飞絮严重时还会遮挡行人、车辆出行视线,进而影响交通安全。出于职业敏感和委员职责,刘思思经过调研和思考,提交了《关于做好杨柳飞絮防治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建议政府部门采取雾炮车喷洒、人工清扫等多种措施治理飞絮。
该信息第一时间转交到主管部门,区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认真落实委员建议,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城市“润空行动”,特别是对辖区杨树、柳树集中的重点路段,出动雾炮车、洒水车、洗扫车等设备,通过高压喷雾、空中洒水、地面冲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立体化降絮清絮作业,最大程度地降低杨柳飞絮对市民群众的困扰。
这是寒亭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区政协充分发挥社情民意信息“小快灵”的作用,引导广大政协委员紧扣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密切联系界别群众,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当好“传话筒”,架起“连心桥”,跑出了政协助力“加速度”。初步统计,2023年,全区217名政协委员提报信息线索300余条。区政协将这些信息线索归纳整理,以社情民意信息专报形式报送至区委、区政府,或转送相关部门办理落实,推动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便利店提质扩面、社区助老食堂建设等一批民生实事的解决。
社情民意信息,既要“下接地气”,也要“上通天线”。寒亭区政协注重借智借力,加强与高校专家、党派团体、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共同打造高质量的精品信息。一年来,该区政协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能源产业发展、粮食节约降耗等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累计编报社情民意信息288篇,上级政协采用142篇;其中,8篇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4篇信息得到潍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许多意见建议得到充分采纳和转化落实。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如何才能让这辆“直通车”高效运行、驰而不息?该区政协建立起“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各委室全员抓的工作机制,将信息撰写任务层层分解,使机关同志“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探索在潍坊理工学院、区融媒体中心分别设立社情民意信息联络点、工作站,组建一支30余人的特邀信息员队伍,定期发布重点信息选题,确保信息征集更加精准。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协委员履职考核评价办法》,对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在政协全体会议上进行通报表扬,充分调动委员反映信息“赶比拼超”。今年3月,寒亭区政协被评为潍坊市2023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寒亭区政协秘书长徐名刚表示,下一步,区政协将继续发挥好社情民意“直通车”优势,强化工作措施,创新方式方法,在信息报送数量和质量上“双向发力”,努力让“小信息”实现“大作为”。(王娟 王茗)
编辑:周佳佳